打探一下袁术与曹豹等人的动作。”

    程普当即领命,转头大步流星而去。

    刘备随后又吩咐韩当:“义公可领三千人马,随德谋之后出兵,万一德谋有所疏忽,你也可及时接应。”

    韩当见刘备想的如此周到,自然不会怠慢,当即领命去了。

    ……

    ……

    曹军换将确实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这个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针对的是徐州驻军,一方面针对的是他们自己。

    对曹军的战将而言,曹操生病,却将周瑜扶持了上来,这让很多将领心中都有点儿接受不了。

    特别是典韦、许褚这样的火爆脾气,一听闻周瑜掌管他们,气的差点没掀桌子。

    不过,这种情况也早在曹操的意料之中。

    曹操临行之前,命人昭告全军将士,指名道姓的说明了周瑜乃是代替自己统领三军的人,有斩杀任何人的权利,谁若敢不服周瑜,周瑜处置其后,曹操绝不怪罪。

    而曹操还特意留下了曹仁相助于周瑜。

    曹仁也是心高气傲之辈,但是他对周瑜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他们当初一起合作过在江东平定诸郡。

    当时的周瑜给曹仁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但印象归印象,曹仁心中多少也有点儿不太服气。

    虽然他承认周瑜的才华,但是在曹仁看来,曹操理应让自己为主将,让周瑜为副将辅佐自己。

    如今曹操反倒是让周瑜做了主将,让自己副当了副将,这点让曹仁心中很是别扭。

    于是,这一日,曹仁故意请假告病,不去参加军事会议了。

    曹仁告假不来军事会议的原因,周瑜非常清楚。

    于是,周瑜亲自拿着曹操的倚天剑,还有他留下的将符来见曹仁。

    周瑜对曹仁言道:“今徐州之事,明公皆托付于某,但周瑜年轻德薄,实不堪大任。”

    “曹将军乃是宗族大将之首,深得军心,今将剑印奉上,请将军总领三军,只要将军能够打赢刘备陶谦,替太公报复仇,周瑜个人荣辱皆可不计,恳请将军出山。”

    周瑜如此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的态度,让曹仁很是钦佩,同时他心中也产生了深深的愧疚感。

    相比于周瑜,自己似乎有点太小心眼了。

    难怪他年纪轻轻就被明公托付大事。

    别的不说,单说胸襟这一块,就远非常人所能及也。

    如今大敌在前,周瑜能够如此高风亮节的来自己这里请自己出山,自己难道就因为那小小的不甘和委屈就致大局于不顾吗?

    当下便见曹仁从床榻上起身,向着周瑜拱手:“仁见识短浅,不顾大局,甚是惭愧,今周郎折节来此,仁若推脱,实在是愧为主公麾下之将,也愧为曹氏宗族中人,我当随同周郎一起去大寨……从今往后,周郎若有吩咐,仁定当遵从,绝无二话。”

    周瑜急忙伸手请曹仁起身。

    “子孝公乃是明公麾下第一大将,周瑜本无能力指挥调动将军,只是事急从权,还请将军暂时忍让,待胜了徐州诸人之后,周瑜自当请命,还兵权与将军,并亲往将军府邸请罪,以慰将军之心。”

    周瑜这话说的曹仁面红耳赤,连连摆手道:“那怎么行,那怎么行?哎,周郎,你可切莫小瞧了我曹仁,我也是一方豪杰,岂会如此不顾大局?你尽管放心,有曹某在这里支持你,谁敢说半个不字儿?”

    不得不说,周瑜的手段十分高明。

    他初掌大权,虽然有曹操的任命,但是诸将只怕未必服他,但是大敌当前,他又没有时间去一一安抚诸将之心,于是便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