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资源之便,但这些东西怕是百年难得一遇。”

    “对于关中的陛下而言,若是想做出比拼河北的功业,非要制霸凉州,征服西域不可……想来,陛下现在也是这样想的。”

    刘备道:“他本来是这样想,可你把郭太送了过去,只怕陛下一看你又再立此大功,心中定然是急不可耐,只怕他就不是光想那么简单了,他立刻就会向凉州用兵了。”

    刘俭言道:“我送郭太,就是想激陛下……快点向凉州用兵。”

    刘备闻言奇道:“陛下若向凉州用兵,一旦成功,功业直上,声威直追于你,这对你难道是好事?”

    “哪有那么容易啊。”

    刘俭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喉咙。

    “兄长,我刚才说了,若要建立大功业,首先就要有强大的内需作为保障,陛下若是真想做成与我相同的功业,那首先,就必须要清理朝堂,摒除掣肘,然后屯田养民,在关中发展产业,招募四方流民,增加人口,然后扩大关中的产业链条……”

    “只有这些事,都做起来之后,他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平定凉州,威服西域。”

    “但是若没有这些前提作为辅助,或者只是仓促的在关中搞一些面子上的经济和农业建设,就对凉州出手……那凉州和西域,就会变成一个大坑,那大坑会耗费朝廷的实力,也会耗尽朝廷的元气……”

    “功业没建成,或许反倒是会背上负担和累赘。”

    “经营一个国家,就像是经营一项产业,有足够积累的时候,才能寻求拓展,若是积累不够……”

    说到这,刘俭没有往下说,只是摇了摇头。

    刘备闻言了然。

    “难怪如今陛下痛定思痛,以你为目标想要图强建功,你却怡然不惧……你早就知道陛下不会成功?”

    刘俭慢悠悠地道:“别的不说,他要整顿内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使朝堂上下一心,犹如我河北一样,君臣目标一致,但你觉得对于现在的朝廷而言,这可能吗?”

    “朝中的那些公卿,虽皆是高门大才,但在某些时候,他们却都是为家族利益服务的,当国策与其家族利益产生冲突时,他们就是皇帝的累赘。”

    “就算是公卿不累及陛下,但若要以关中比拼河北,若无大机缘的情况下,陛下少说也要励精图治二十年……你觉得他能卧薪尝胆二十年?勾践也做不到吧……陛下若是真能做到这点,就算是我瞧错了他。”

    “他的方向没有错,但是陛下,他找错了比较的人。”

    “他若是去比袁绍,或许还有的比……”

    “但是他非要跟我比……那就是作茧自缚了,早晚的事儿。”

    “我今日送郭太,也不过是助推一把火而已。”

    “不过,以我的角度而言,我倒是希望陛下越快对凉州用兵越好。”

    “毕竟凉州和西域,也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等陛下和董卓替我们把这块骨头咬开了缝隙,我们日后接手,继续攻略或治理凉州和西域的时候,才会更轻松一点。”

    刘备竖起了大拇指:“只是送区区一个郭太入朝,就有如此深意,贤弟果然妙算。”

    “唉,有些事,我也只能给你说说,要不然啊,或许一辈子都得烂在心里。”

    听了刘俭的话,刘备面色一正。

    他认真地道:“德然,有什么不能对外人说的话,你永远都可以对我说,有什么你不方便出头的事,也都可以交给我做!”

    “谢谢兄长。”

    “休道什么谢!你事业做得再大,你也是我弟,做兄长的,永远都护着你!”

    ……

    郭太被押解到长安之后,刘辩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