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上,他需要另外一个人帮助,那就是荀彧。

    荀氏家族在士林中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根据国渊所带回来的情报来看,司徒荀爽在这次事件中并没有站出来表示意见。

    他似乎是置身事外了。

    荀爽虽然在朝中没有杨彪等人的公卿势力影响大,但是身为八龙之一,他在整个士林的号召力却是非常之强,清流党人对于荀爽的尊重以及崇拜远不是杨彪这样的人可以相比的。

    天子方面需要制约,那些反对刘俭担任抚远大将军的公卿朝臣们也需要制约。

    荀爽和刘表就是郭嘉所准备的两件利器。

    ……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长安城中,各家权贵的门前都是门庭若市,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权宦之间彼此借着拜年的机会馈赠厚礼,互相走通,结为党派,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明明有着非常高的士林地位,同时又是五官中郎将的刘表,他的家门前今日并没有人来拜年送礼。

    当然,也并不是说一个人都不跟刘表走动,只是相比于其他的那些朝臣来说,与刘表走动的人实在太少了。

    这并不是刘表的人缘不好,而是因为他尴尬的身份所导致。

    身为党人,身为八及之一,偏偏招募他的人是董卓,而且还对其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在大汉朝境内兴学之事。

    身为党人,他偏偏又是汉室宗亲,与天子和太后走的极近。

    在这个时代,皇权和朝中的公卿之利某些意义上是相符的,但在某些利益上又是对立的。

    所以,就公卿士族方面而言,一位汉室宗亲自然不能轻易完全融入他们的群体,特别他表面上还是董卓的人。

    而且刘表现在在行为上确实有些过于亲近皇帝和太后了。

    对于朝臣来说,跟他还是保持点距离好。

    刘表自己心里也知道,他在这个长安城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尴尬地位。

    所以他对于这些交往是不奢求的。

    但是,不奢求归不奢求,这不代表刘表对于这些不渴望。

    他特别希望有人可以和他一样,在这个政坛上掀起一番风浪,并达成自己心中的壮志。

    刘表的壮志与别人是不一样的。

    他的壮志是兴学。

    今日,刘表在府中迎来了一位他没有想到的人。

    这个人让刘表非常的重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郑玄之子,郑益。

    此人也是刘俭的大舅子。

    刘表既然对于兴学有异常的执着,那他对经学名士也就有着异常的尊重。

    今日的郑益代表他的父亲郑玄以及他的妹夫刘俭为刘表送来了一件厚礼。

    “这是……”

    刘表看着眼前制作精良的书籍,还有那书籍上面所刊印的四个大字,脸上露出了难以言明的惊喜神色。

    《五经章句》

    刘表在心中默默然的念着这四个字。

    郑益笑道:“不错,正是五经章句,有严君亲自主持编录。”

    “家父与刘将军乃是致力于兴学之人,他们不但是想在各地大修学宫重新恢复经学盛世,更是想让我大汉朝的经学诸派能够更进一步,广传海内。”

    “这造纸、印刷和编撰各种文稿,就是严君和左将军苦心经营所得。”

    “五官中郎将乃是相国在长安亲任的兴学之人,这五经章句的第一版精装文稿,自然要交给五官中郎将审阅,还请中郎将给指点指点。”

    别人若是当着刘表的面说这些奉承之言,刘表也就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