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对方损兵折将,别的不说,光是牛辅就被自己生擒过三次。

    最近的一次就是李傕和郭汜的战败,郭汜还被不知名的人物给射没了脚趾头。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刘俭并不觉得这事儿怪自己。

    他只是顺应时势而为。

    “相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董卓挑了挑眉:“何为江湖?”

    “有人在的地方,便是江湖,江湖浪涛汹涌宛如人心诡诈,这天下,处处都是江湖,只要是有斗争的地方,皆为江湖,相国身处朝堂之中,所面对的江湖巨浪自然也是最大最汹涌的。”

    董卓点了点头,又道:“只是在这个江湖之中,你刘德然似乎比老夫更会水啊。”

    “相国何出此言?”

    董卓叹道:“老夫所在的朝堂,依旧是暗潮汹涌,随时都可能发生滔天巨浪,但是你的江湖,昔日虽然也是诸难颇多,但是如今却已风平浪静啊。”

    “老夫心中实在羡煞!”

    看着董卓有些落寞的表情,刘俭心中忽然升起的一种感觉。

    董卓是不是累了,乏了,疲惫了,不想玩儿了?

    仔细想想,或许还真就有可能。

    虽然冲进雒阳之后,董卓掌握了全国的权柄,但是他也因此站在了天下士人的对立面。

    以他的出身而言,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士人家族会完全的接纳他。

    所以他拼命的推出新政,就是要跟这些世家望族较劲。

    同时,他也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这个国家在他的掌控下,并不会比这些士人掌握的要坏。

    刘俭没有站在董卓的位置上来经历这个过程,但当中的难受和心酸,他是非常知晓的。

    我想知道,若是换成普通人,或许早就已经急流勇退,承受不了了。

    这个时代,对所谓的抑郁症没有概念。

    但是当一个人面临太多的时候,他抑郁也是非常正常的。

    对于这个天下来说,谁的压力最大?

    刘俭觉得董卓的压力最大。

    对一个六十多岁的人而言,他的抗压能力确实已经达到了极致。

    但问题是,以董卓这样的身份来说,他又怎么可能做到激流勇退呢?

    “相国何出此言?”刘俭言道:“相国胸怀大志,胸中藏蕴天地之机,何其反要羡煞于我?”

    没有了朝堂上政治利益方面的束缚,刘俭和董卓说话也都能敞开一些心扉,大家彼此说的话多少也都能掏点心窝子了。

    董卓叹道:“老夫其实也并不是非要羡慕你的,只是老夫执掌朝堂这么多年,总是感觉有心无力,寸功未得,每向前走一步,都是异常的艰难……朝局如此也就罢了,现如今连时政与民生老夫都弄不好。”

    “说句良心话,老夫现在心中有点儿后悔当初率兵杀入雒阳城了。”

    这话表面上听着似乎是在谦虚,但你若仔细想想,还真就是那么回事儿。

    历史上的董卓,到了长安之后,还真就产生了激流勇退的想法。

    囤积财货钱粮于郿坞,就是最好的证明。

    任何一个对于天下有雄心壮志的人,不会将自己所有的一切去放在郿坞之中,然后躲在那坞堡里纵情声乐,享受余生。

    郿坞是什么?那不就是董卓专门修给自己的养老院吗?

    现在的董卓,似乎也已经走上了那条道路。

    刘俭没有吭声,他大概明白一个六十岁老人现在的心情。

    董卓,现在缺少有成就感的目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