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身上,我或许会觉得有些道理。”

    “但是曹操可是非常之人,我不觉得他会受限于我一封信之中。”

    贾诩笑道:“主公对自己太没有信心了,主公或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天下间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承你吉言吧。”

    刘俭笑着仰头喝了茶:“不过,说实话,曹操去江东,或许对大汉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贾诩听了这话,很是好奇。

    主公的脑子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稀奇怪异的想法?

    “主公何出此言呢?”

    “我大汉的产业,文化,经济重地普遍在北方与中原之地,南方的南阳与汝南,江淮,南郡诸地倒是开发的不错,不过江东和西蜀诸地就差了不少,非得是有大能力者,方能治理好开发好!”

    “只是这些年来,我需在北方处理诸事,南方暂时是顾及不到,若是能有一个人先行在南境开发,在我日后统一前先为江南打一个好些的底子,对大汉幸甚!对我而言,亦是好事一件。”

    贾诩捋着须子,道:“若要像是主公一样,治理一方,使一片地域昌隆,非得有大智慧和大毅力不可,主公为何会觉得曹操有这样的能耐?”

    刘俭笑道:“因为我与他也算相熟,深知其能也。”

    贾诩言道:“可主公又怎么敢肯定,曹操一定会按照主公的想法去治理开发江南呢?”

    刘俭很是郑重地道:“因为曹操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不想输给我。”

    “我觉得曹操暗地里,也会再暗中关注我,就像是我关注他一样。”

    “河北如今富裕成这个样子,曹操心中一定是有所触动的,他那个人本就是一个敢于冒险争先之人。”

    “我能做到的事情,他曹操也一定会觉得自己能够做到。”

    “别的不说,就是单纯的学,单纯的模仿,我做了些什么,曹操就去做什么,这对于他来说不难吧?而且曹操身上没有袁绍身上那么多的桎梏,就怕他描虎不成,反类犬矣。”

    “不过,要是类点犬,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说都这,刘俭举起了手中的茶盏,一仰头,就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

    ……

    与此同时,戏志才作为使者,赶到了袁绍的营盘,向袁绍陈述此事。

    其实,自打吕布和牛辅被刘俭击败之后,袁绍就有所警觉,准备对刘俭用兵了。

    但是此时,袁绍的大营内却发生了一件令袁绍头疼的事情……

    那就是袁绍的一众手下们,对要不要对刘俭用兵,抱有不同的意见。

    袁绍手下的人,大多是冲着袁氏之名,前来相助袁绍的家族式利益团体。

    虽然各地的望族人杰都有,但袁绍麾下最大的两个阵营,还是荆楚系和汝颍系。

    荆楚之地是袁绍的基本盘,所以荆楚系的望族在袁绍麾下势力最大。

    而荆楚系之中,又细分南阳系和汉江系,再加上势力最小的荆南系。

    其代表性人物分别有许攸,阴修,黄祖,蔡瑁,马伦,庞季等人。

    至于汝颍系中人,有郭图,辛评,辛毗等人。

    双方对是否出兵继续在司州与刘俭鏖战的事分别向袁绍谏言,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