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故而我才擅自做主,将这封信转交给了公路,希望他能够帮忙从江南派人沿途看管,顺江逆流而上,带入蜀中,交与袁伯业。”

    “只是我这个人呢,就是太过于轻信于人,好好的一封给袁伯业的书信,公路为什么要擅自拆开?如今惹下了这么大的事端,我岂能站出来替他做主?谁知道那封信经没经过公路篡改?”

    刘俭的这番话说的头头是道。

    但只要是个明白人,就都知道他这分明是扯淡。

    明明就是想挑拨离间,到头来还要装委屈,你说气人不气人?

    可偏偏人家做这事之前就已经想清楚怎么办了。

    人家现在就是占着理呢。

    说实话,人家刘俭跟这事儿没有关系,他就是个带传书信的,你想让人家背锅,人家凭什么跟你一起背。

    其实,袁术在派杨弘来之前,阎象和杨弘就针对这事儿对袁术做出了建言。

    他们觉得刘俭肯定不会接袁术这一茬。

    但袁术这个人有一个毛病,他觉得是自己身为四世三公之后,是天生的贵人,袁基死后,他就是袁氏的下一代掌门人。

    这天底下的人,只要是有士族身份的人,就应该对他无条件服从,无条件向他谄媚。

    故而,袁术在来之前,让杨弘给刘俭带几句话。

    其大意就是希望刘俭能够出手帮他。

    而日后袁术在扫平了袁绍的势力之后,愿意分出汝南袁氏中的利益进行输送,来帮助他涿郡刘氏成为这个天下间有数的豪门贵族。

    甚至就算是帮助涿郡刘氏继承某些特有的经学传承,成为阀阅之门,也不是不行。

    但问题是,袁术现在提出的条件,若是在太平盛世,或许对刘俭还有些吸引力。

    但是天下既然已经进入群雄逐鹿的模式,依靠变成阀阅之门垄断知识传承,进而收编门生故吏抢占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种旧有的垄断传承体制,就是刘俭在下一步,要完全破除的。

    袁术现在拿这个当诱饵来钓他上钩,刘俭怎么可能会答应?

    时代已经确定是在进步的,但袁术依旧墨守成规的想死守在旧有的体制当中……刘俭断定,将他从这个世间彻底淘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反正不论杨弘怎么说,刘俭就是不答应。

    眼看自己这套说辞没有用,杨弘只能向刘俭说袁术的第二个诉求了。

    “听闻袁士纪之子,现在使君处?不知可有此事?”

    一听杨弘说起了袁宠,刘俭的心竟然少有的有些紧张。

    他仔细的打量了杨弘几眼。

    “不错,我收养了,在邺城,怎么了?”

    杨弘恭敬地对刘俭说道:“袁氏宗主之子,客居在使君府上,我家袁公有言,袁家之子真是有福气,能在危难之时,承蒙使君收留,使君对于袁家之恩,袁氏中人永不敢忘,袁士纪与我家袁公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这孩子也就是袁公从子,血缘最亲,杨某今日来此,还请使君能够送还袁家之子,由袁公代为收养照料。”

    此言一出,就见刘俭的表情瞬时间就变了。m.

    他上下打量着杨弘:“宠儿乃是士纪兄托付于我的,我已经收他为义子,他就是我的儿子……我刘俭的儿子,岂能轻易交付于旁人?”

    杨弘道:“昔时袁士纪在雒阳中为九卿,受董卓挟持,一家人命悬一线,故而将幼子托付于使君代为收养,此为正理。”

    “但这孩子毕竟是袁氏中人,如今既已得脱于难,自当由袁氏中人抚养,这也是正理。”

    “使君此刻若是不将孩子交还给袁公,那杨弘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