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

    众人,问道:「老夫本欲胜袁后而破刘,不想袁绍如今不但兵多,而且辎重军械无一不全,甚是难打,短期之内,老夫与袁绍怕是难分胜负……」

    「但刘俭若是乘此时机,攻入司隶,扰我后方,又该如何是好?唉,实在是进退两难。」

    说到这,董卓长叹口气,表情甚是落寞。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名文士打扮的人站了出来。

    「相国莫急,依照末吏看来,相国的首要大敌依旧是汝南袁氏,而非刘俭,刘俭虽大胜,然相国欲挡其兵,却不难矣。」

    董卓看向说话之人,乃是新任的相国长史刘艾。

    董卓征辟的士人,类似张邈,王芬,孔伷,韩馥等人,大多都背叛了他,但并不是说,董卓一个士族之心都没有拿下。

    这个时代的董卓,并未弑帝,算是扶汉之臣,因此还是收服了一小部分士人的心。

    这刘艾和蔡邕一样,都是被董卓收服的士人一员。

    且刘艾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不仅仅是士人,也是一位汉室宗亲。

    听了刘艾的话,董卓顿时来了精神。

    他急道:「君有何良策可退刘俭?」

    刘艾道:「相国,依末吏度之,袁绍张邈桥瑁一众乃是为夺相国权柄而来,这些人皆是心怀诡诈,图谋社稷之暴徒,相国与他们乃是不死不休之势,绝难相和!」

    「但刘俭和他们不一样,刘俭此番出战,并不是为了争夺权柄,乃是携哀兵为袁基报仇,其行为属于豪侠之径!他与相国在国事上,并无矛盾,甚至可以说,还有些唇齿相依的意味。」

    董卓哼道:「这也正是老夫最不满意的!明明是老夫与他有盟交,他却为了一个袁基出兵伐我?真是让老夫好寒心!」

    刘艾摇头道:「相国,其实您仔细想想,刘俭如此行事,不也是证明他乃是一位重情重义之人吗?相比于袁绍打着大义的旗帜,实则行卑劣之事,刘德然这样的人岂不如圣贤一般?」

    董卓气道:「他再是圣贤,也是与老夫为敌的!」

    刘艾道:「相国,刘俭与相国之间,并非死仇,关于袁基之事,总有能够化解的契机,只要相国愿意,末吏愿以作为使者,前往延津,帮相国说刘俭退兵!两家重修盟好。」

    董卓听到这的时候,顿时精神一震。

    若是果能说服刘俭退兵,那还真是去了自己一块心病。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鼓足全力,与袁绍决一死战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了。

    「相国,刘俭几次三番渡河兵入司隶,与我军发生冲突,如今又生擒了牛将军,相国若是此时与他议和,天下人皆会以为相国被刘俭打怕了!那刘俭也会自认为吓住了相国,从此往后对相国再无顾忌,当此时节议和,实不可取!」

    董卓听了这话,随即向一旁看去。

    却见一名身材极为庞大,相貌凶狠,满面糟乱虬须的大将站了出来。

    此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脸上都是横肉,说话的时候底气十足,声音嘹亮,妥妥的西北大汉一名。

    「华校尉?」

    董卓轻轻地一抬眉毛,看着眼前之人,道:「华校尉有何良策?」

    华雄道:「相国,属下以为,与刘俭议和倒是可以,但不可在此时节议和!若要谈和,非要先立足于战!先打赢了刘俭,让他知晓我凉州勇士的厉害,然后再行和谈,这对于相国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董卓听了华雄之言,眼睛顿时一亮:

    「此言有理!」

    都护胡轸也站了出来,道:「相国,华校尉此言甚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