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佩服!”

    刘俭谦逊地摆手:“小道尔,不足挂齿。”

    简雍似乎来了精神,收不住话匣子了:“贤弟,不过若想干出大事,仅靠一位大儒来赚取声名,还远远不够的,我今天约你们来,就是有个主意。”

    简雍的话,刘俭自然明白,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已经不知道来回思虑了多少遍。

    想出头,哪是那么容易的?

    “简兄有何高见,不妨教我?”

    简雍向前探了探身子,一脸神秘状态地看着张飞和刘俭。

    “依咱们涿县四虎的身份,若想走岁科或特科入仕,实是难如登天,咱们边郡男儿,除举孝廉外,还有个办法,就是参军戍边……”

    张飞听了这话,大摇其头,直接打断他。

    “俺当是什么好主意?不就是从军吗?边郡儿郎,哪个不知这道理?只是有几个从军的儿郎最终能打开条出路的,还不是要靠门路?”

    简雍被打断了话头,颇觉不满:“那终归不是比举孝廉要容易一点吧……”

    “停了!”刘俭伸出手挡住了两人的话头:“从不从军的,我回头细思,喝完这觞酒——回家!”

    其实刘俭最近已经准备要做一件大事了,和简雍说的从军之法有些相似,同时也能解决张飞所说的没有门路之困,但具体实施方案还需他再作研究。

    ……

    三人饮酒罢了,各自回家。

    刘俭回了自家宅舍,却看见其母胡氏站在门口等他。

    胡氏的娘家不差,宅田的数量比夫家还要多一些,且有徒户五十家,按规模来算也属小豪之列。

    也正因为如此,对这位原配妻子,丈夫刘周不太敢惹。

    胡氏没什么见识,也不识字,生长在边郡的她比起中原的妇人要泼赖,蛮横,霸道的多。

    同时也更护犊子……

    “都什么时辰了?这才回家!你不要你娘了!”胡氏的话是责备,但语气中那满满的关心意味却无法掩饰。

    “阿母……”

    “一身酒气!赶紧去把脸洗了再去正屋见你阿父,刘备那小子回来了,好像说是带回了卢子干给你俩人取的表字,你也去听听,别让那小子抢到个比你好听的!”

    刘俭尴尬地挠挠头,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

    母亲虽然是一片好心,但表字都是按照自家孩子的本名或是寄于特殊的寓意来起的,各是各的,哪里能抢?

    “娘亲,孩儿距冠礼还有几年呢,要那么早的表字作甚?这次托人寻卢师,是为阿备办事。”

    胡氏很是怒其不争。

    “你这孩子心眼太实,那刘备待在咱家里,吃好的穿好的,什么好东西都要分出你一半!卢子干分明就是承你爹的情,收你当个门徒,偏偏还要加上他,这算什么事!这次起表字,凭什么就他一个人?为娘这心不痛快……特意让你爹也写书信给姓卢的,把你的表字也起好了,而且一定要比刘备的好听!”

    胡氏对刘备的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年刘周将刘备接回家,胡氏在家中大发雷霆之怒,差点没把刘家的房盖给掀了,得亏少年的刘俭从旁帮着刘周好一番劝谏其母,才勉强让刘备留在他们家中。

    因为这事,刘周也是没少挨皮肉之苦。

    当然,刘俭有他自己的主意,什么好东西都分刘备一半,也没什么不好。

    刘备能收揽天下人心,那他就收揽刘备之心。

    不论是好吃的,好穿的或是好玩的,他都与刘备一同。

    人心都是肉长的,刘俭的做法效果明显,十年时间累积下来,刘俭能够明显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