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乌合之众,办法多的是。

    这段时间,他还命能工巧匠在城头打造投石车。

    刘俭在冀州,对学经的人,他不是很在意,他看重的是那些拥有各项有利于民生技术的人才。

    虽然这些技术性人才,大部分也是士族出身,但既然他们选择主攻医学,建筑,草药,冶炼,就说明他们没有在五经学说上面下过大功夫。

    如此,就注定了这一批人的仕途非常有局限性。

    对于这些特殊的人才,刘俭是非常重视的。

    他特意在冀州设立了两大机构,并再各郡县为两个机构设立分支。

    一个机构,号称“招技馆”,招揽技术性人才的意思。

    另外一个机构,则是“义舍”。

    这两个机构,相辅相成,可以为刘俭招揽更多的技术性人杰。

    其实对于第一个机构,刘俭一开始的目地,是想要叫做“招贤馆”,但后来寻思了一下,暂时放弃了。

    雒阳的朝局还没有崩,董卓也并没有弄垮太学,察举制的整体大框架还在,若是公然以“招贤馆”为名来充实冀州的政治官场,很容易使刘俭成为众矢之的。

    有董卓在,刘俭没必要去当第一个扫雷的人。

    所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刘俭先只是设立“招技馆”,收揽大量的医者,冶铁匠人,造桥建筑等人才,并在各郡各县各乡设立技术性岗位,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但却不予以他们的行政权力。

    同时,刘俭还设立了“冀州科学署”,作为一项专门负责技术与发展的公立机构。

    所以说,冀州本土的各项民生科技发展,都是如火如荼,蒸蒸日上。

    但除了民生之外,军事方面的技术也在其中。

    就类似于刘俭现在在历城上使用的城头抛石机。

    抛石机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悠久,到了汉朝以后,各类的抛石机已经遍布于南北的各营军中。

    无论是用来作为进攻之器,还是用来作为防守之物,在大汉朝各军之中,抛石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型装备。

    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军队所拥有的抛石机质量与精确度都相同。

    菜刀还有好坏之分,更别说是抛石机这种大型器械了。

    射程掌控的越好,材料越坚固,承载力越强的抛石机,就越是好机器。

    但并不是哪个地方都会有好机器。

    古代与后世不同,没有什么所谓的品牌产品,同一个牌子所生产的物品都是差不多的。

    物品多是代表工匠个人意志的产品,并无绝对的标准。

    因为生产力和科技的原因,同一拨人所造出来的东西,件件都不一样,档次也是参差不齐。

    没有什么所谓的质量关,有了好的技术性人才,就等于有好的产品。

    而这一次在历城上所建造的抛石机也是一样,都是由“冀科院”的能工巧匠们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精心设计,由清河的生产基地,运送现成部件到历城安装。

    这些抛石机都是经过调校的,虽然不能说是全大汉最好的,但绝对是上乘的一批。

    “轰隆隆!”

    “轰隆隆!”

    箭雨之后,又是巨大的石头在空中划过弧线,重重的落在黄巾军的阵营之中。

    很快,便听黄巾军的士兵们之中发出来惊恐的哀嚎。

    正在向历城进发的那些黄巾军,看着那漫天的飞石,很多人吓的腿直哆嗦。

    黄巾后方还想向前进的人,此刻皆停住了脚步,即使黄巾的中层屯曲长不断的催促、呼喝着他们,但他们也不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