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养的兵,则是用来被他

    们限制地方国相的权力。

    国相有政权和财权,但如果管辖地域不属于边郡,就没有建军的可能。

    而偏偏如今国内的诸侯王有兵了。

    一个有兵的诸侯王,自然会对国相产生威慑。

    但偏偏有兵的诸侯王们财权有限,且诸侯王封地的财权,还是通过郡国税收完毕后统一征发。

    这就形成了地方郡国和诸侯王之间彼此的制衡。

    刘俭当初只是给刘宏一个提案,给诸侯王开府。

    但是,没想到刘宏经过了自己的改良,居然把给诸侯王开府这件事玩的这般溜。

    而且通过地方郡国和诸侯王之间的牵制手法来看,这上面全都烙印着带有刘宏标签的阴谋。

    但是现在,刘俭开始玩阳谋了。

    ……

    五位信使,手持刘俭和卢植两位州牧的诏令,分别去往赵国,甘陵国,河间国,常山国,安平国,去给五位诸侯王送信。

    实际上,冀州还有一个中山国,中山国王名为刘稚,家族六代为王,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刘稚没有儿子,且其本人最近已经病重,已然要不行了,没有能力来赴刘俭的这个局,而且等他死后,估计中山国就要被除国,所以刘俭没有找刘稚。

    除了刘稚之外,冀州其余的五位诸侯王皆收到了刘俭的邀书。

    诸侯王虽然开府,与当地的国相成了相庭抗礼之势,但刘俭和卢植身为州牧,总揽冀州所有的军政民生财权,诸侯王依旧要受制于他们。

    冀州境内,只要是有名有姓的人……或者说的再不好听点,哪怕是有名有姓的狗,刘俭和卢植也可以管。

    于是乎,五位诸侯王各怀心思的向着邺城出发了。

    这些诸侯王中,常山王刘暠和安平王刘续,在刘俭平黄巾之后,都受过刘俭恩情,因此屁颠屁颠的就率先赶来了。

    而甘陵王,河间王和赵王虽与刘俭没交情,但多少也都知道他的名声和风评极好,而且大家都是汉室宗亲,三位诸侯王也自然不会与他见外,随之也奔往邺城。

    就在五位诸侯王受邀前来邺城之际,邺城方面又前后迎来了两个重要的人物。

    一个是受调为护乌桓校尉的黄忠。

    而另外一个,则是主动辞官归乡,却来冀州投奔刘俭的徐荣。

    ….

    黄忠因为功勋卓着,受封两千石的武职,来到此处完全是在刘俭的意料之中。

    但徐荣宁可辞官,也要来冀州投奔,这就有些大大超乎刘俭的意料之外了。

    虽然当初刘俭将徐荣推荐往张温麾下时,就大概算到了徐荣会郁郁而不得志,但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效果居然会这么明显。

    哪怕徐荣事先给自己一封书信,让刘俭想办法给他调动一下,刘俭也觉得是那么回事。

    哪曾想,徐荣直接丢官不做,直接奔着自己的麾下来了。

    「使君!」

    徐荣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抱拳,朗声道:「白身之人徐荣,厚颜自荐于使君麾下,结草衔环,亦无悔也!只求使君收下徐荣吧!」

    「孟桐快快起来。」

    刘俭亲自走到了徐荣的面前,搀扶起了他。

    他一脸惋惜神色的看着徐荣,叹息道:「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好端端的,为何要辞官呢?要知道,你走到今天这一步,可是殊为不易。」

    徐荣摇了摇头,坚定道:「没什么不易的,徐荣活到快四旬的年纪,方才明白,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昔时满腔热忱,今日早已化为乌有,唉!若无使君这样的英主引领,徐荣此生仕途绝无达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