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心与刘俭贴的更近了。

    收士族之心,不仅仅只需靠人格魅力,也需要利益绑定。

    ……

    有了田家和沮家的支持,有了河北商业协会,再加上甄家的誓死投效,如此不论是望族还是寒门,刘俭在冀州都有了一定的基础,那他接下来就要办正事了。

    他要办的第一件正事,就是要招募士卒,组织冀州军。

    事到如今,这件事已经难不倒刘俭了。

    不需要地方的衣冠巨室之家给他出钱,单靠“河北商业协会”的成员力量,就足矣成立一支强大军队,而且这支军队的支出在根本上来说,也并不算是他们自己出钱。

    有了刘俭的支持,有了冀州牧署的官方主导,“河北商业协会”势必会重新划分冀州,包括冀州周边各州郡的产业格局以及大型暴利产业的布局,将逐渐为商业协会所主导。

    商贸财权将逐渐通过商业协会的凝聚力与政策性,源源不断的滚入这些协会成员的钱囊。

    而他们赚的钱,毫无疑问,是在那些没有加入商业协会的望族所丢失的产业中割出来的。

    因此,就实际来看,刘俭建立军队的钱——还是那些不重视他,自持身份,不可加入他商贸协会阵营的望族出的。

    毫无疑问,商贸协会的势力将逐渐扩大,不论是衣冠巨室还是寒门庶族,以后将会源源不断的加入,而加入协会中的家族,将逐渐在刘俭的主导下形成产业话语权,形成产业链。

    一旦这条以刘俭为主导的利益链条形成,其他冀州家族越往后再想加入这个产业链,所付出的成本就会越高。

    ……

    于是,在“河北商业协会”的会员们倾囊资助下,刘俭的冀州军开始成型。

    当初在常山国的那些残留义军,在赵云和夏侯兰的引荐下,基本全都成为了新冀州军的中间力量。

    虽然不过是数百人,但这数百人却都受过刘俭的恩惠,他们对刘俭的忠心和感激之情,远非寻常可比。

    由这些人作为冀州军的中坚力量,就可以保证这支冀州军日后对刘俭的忠诚度。

    以后随着冀州军的不断扩大,这些常山义军在军中的地位,也将水涨船高。

    几年以后,他们就会成为冀州军的中高层。

    只要他们都能够随着队伍不断学习成长,冀州军日后便是扩充到十万之众,刘俭也有信心通过中坚力量来牢牢的控制住这支军队。

    英明的君主不治军,只治将。

    接下来,刘俭下令在魏郡、巨鹿、常山招募精壮士卒,并交由程普,赵云,夏侯兰等人操练。

    州牧署的治下,新增了郡都尉的职务。

    程普为魏郡都尉,而赵云和夏侯兰则是担当了别部司马。

    新建的冀州军,暂定为五千人的编制。

    听着似乎不多,但在刘俭看来,这数目并不算少。

    他刚刚当上冀州牧,若是一下子就将兵员扩充到万人以上,传到雒阳,一定会惹出非议。

    眼下这种时候,他要做的是“潜身缩首,扮猪吃虎”。

    雒阳方面,最好是不要有人盯上他,这才是他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