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天下大半田亩,皆握于强族之手,我大汉历来是口算、徭役重,而田亩租税极底,如今田租多了十钱入南宫,就等于是从诸豪望族手中挤出了财利,如此盖世之功,也只有陛下能够做到,老奴深为陛下喜!至于卢尚书之事,嗨,就当是他为国献身了。”

    刘宏听了张让的歌功颂德,颇为欣喜,道:“不过是以那袁家故吏董卓换卢卿,得这除贼之功业,袁家若要便予他们便是!这天下的功劳多的是,不差这一件,朕只要能从他们手中拿出钱来就行!”

    “不过,卢卿那边,当如何安抚?终归是件难事。”

    张让道:“陛下,卢尚书海内人望,又对陛下一片赤忱,此番主动请辞中郎将之职,也算是给陛下解了一个难题,以老奴之意,卢尚书的年岁愈高,而尚书台杂事繁多,颇耗心力,卢尚书这十余年允文允武,为陛下攻坚克难,陛下也是时候给他个舒服的高职了。”

    刘宏闻言一愣。

    张让今日这番话,确实是说到皇帝的心坎里去了。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可迁卢卿坐一大郡的两千石之位,以示天恩?如何?”

    “陛下圣断。”

    刘宏摸着下巴上的须子,道:“南方州郡,远离卢卿乡土,他是涿郡人,那除了幽州之外,可在河北寻一大郡以之为太守,或冀州或青州,如此既可使其临近乡土,又可为为地方尊者享受一番,还可替朕治理一方……嗯,至于两千万的修宫钱,朕少收他一半就是了。”

    “陛下如此体恤臣子,实古之圣人所不及也!”

    ……

    ……

    很快,在刘宏的授意下,大将军府顺水推舟的应下了卢植的辞呈,将其暂时调回京师,依旧任尚书,并另候调用。

    而接任卢植中郎将之位来领取破黄巾大功的人,乃是近三年来不断向袁家谄媚,同时又展现出其过人能力的河东太守董卓。

    如今黄巾军连战连溃,在所有人看来,张角已经是不成气候了,将卢植拿下之后,不论换谁上来,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击溃黄巾军的主力兵将。

    所以,基本上谁到这来,就是捡一份白得的功劳。

    朝廷任命董卓为中郎将后,又传下旨意,命屯扎在宛城境内的刘俭军和在颍川境内的皇甫嵩一军,率兵北上进入河北,负责追缴被董卓击败后的黄巾残部;

    至于朱儁则是率兵在中原诸郡国清剿当地的黄巾贼寇。

    董卓尚未与黄巾作战,大将军府方面就给刘俭,皇甫嵩两军下了调令,让他们北上打扫战场,足见朝廷对于此番董卓战败黄巾军的信心十足。

    但朝廷没有想到的是,往昔在边郡屡战屡胜的凉州狠人董卓,此次居然是翻了船。

    直到刘俭的一行兵马渡过黄河,他尚还没有攻克黄巾,且还处于下风,凭白浪费了袁家人对待他的一片希望和寄托。

    偌大的功劳,若是等到刘俭和皇甫嵩一同抵达冀州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三人所共有的了。

    这一点大大超乎了袁家人的预料,若是事情果真如此发展,那他们这一次的投资亏损可就大了。

    毕竟,这一次,是广大执掌田地的高门望族和天下豪右,用“真金白银”来给袁家的狗换一份泼天之功,用以提携董卓的军事地位,让他能够在“大汉军事领域”占据最大的份额。

    若是功劳被刘俭和皇甫嵩分了去,那将卢植换帅的意义何在?

    袁隗亲自书信给董卓,将董卓骂的是狗血淋头。

    这次痛骂董卓没法反驳,只能无奈的咽了下去,随后继续起大军进攻黄巾,黄巾军损失惨重,但依旧未克。

    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能够看出,单凭董卓一人是无法拿下黄巾主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