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样觉得不够踏实。

    尤其是在重华派的筑基群体实力相当单薄的情形下,就更是需要进一步充实巩固。

    哪怕现在已经到了河北,但是如果想要重返大赵,那白石门就是一道不得不跨越的门槛。

    白石门自家就已经有了三个紫府仙卿,而且又吸纳了来自吴越的紫府入门,其实力日后肯定还会进一步膨胀,重华派如果再不努力赶上,只会被甩得越来越远。

    “宗门原来的一些规定的确有些囿于陈规陋习了,像集中在传功院中统一进行教授,这在初期,是个好办法,可以用来筛选出不同类型特点的弟子,但到了后边,传道道师就没有那么精力,或者说不够上心,远不及真正收为弟子的道师那样上心认真,这是人性,……”

    “现在宗门这一改,我相信会立即提升师徒双方的积极性与激情,……”

    陈淮生对这一点改变带来的变化还是能看得清楚的。

    一旦筑基们都开始收徒传道,相互之间的竞争会立即显现出来,无论是师父还是弟子,于情理,于面子地位,都会全力以赴。

    这对于弟子们的成长有着极大好处。

    “不仅仅如此,宗门也会在灵材灵药上对优秀弟子更加倾斜,只要是表现优异突出的,宗门不会吝惜灵材丹药,帮助其更快更好的成长,……”吴天恩很肯定地道:“这一点上以前宗门做的很不好,太过于保守吝啬,以至于很多弟子在进入炼气中段和炼气高段之后进境太慢,耽搁了,后续的修行就跟不上那个了,……”

    总算是认识到了这一点,陈淮生也微微点头。

    之前才入宗门时,他还什么都不懂。

    毕竟在青木门和玄火门混日子的时候,要么就是副门,要么就是小门派,人家都是把他当成灵农猎伕来用,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的修行成长。

    到了重华派之后,稍微有点儿恩泽,他就觉得相当不错了。

    但看到九莲宗以及白石门这些宗门人家在弟子修行上的投入之后,才发现重华派这方面严重落后,甚至可以说寒酸刻薄。

    可以说这也是重华派中高级优秀弟子不但少而且状况不佳的一个主因。

    他和吴天恩提起过,但是这不是吴天恩能改变的,还是在重华派遭遇了这样一次重创,甚至被迫背井离乡之后才开始意识到,并做出改变。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现在到了河北,也还来得及。

    “另外宗门在招收弟子上也过于保守,原来基本上局限于朗陵乃至弋郡中,好不容易这两年才有所调整,但却遇上……”

    吴天恩摇摇头。

    “师伯,还不晚,河北这边的道种人才不差,在我看来,甚至比弋郡更为丰沛优秀,放眼滏阳道,基本没有谁能和我们竞争,就算是燕州六道,也就是天鹤宗能和我们匹敌,但是他们也比较保守,而且主要局限于西边两道,东边和南边这几道,我们还有很大的机会去争取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优秀弟子来投,……”

    陈淮生的话让吴天恩也很赞同:“宗门也有这个意思,要效仿大赵那些超级宗门的做法,在燕州六道,乃至整个河北都要派出人手去巡游物色优秀弟子,知客院要承担起这个担子来,同时对主动来我们宗门投山的,也会认真对待甄选,……”

    陈淮生意识到受到打击和刺激的重华派是真的要彻底改变了,只是的确有些晚了。

    就算是现在全面开花去吸引招收优秀人才进宗门,没有二三十年的努力培养,也根本见不到成效。

    再优秀的弟子,从入门悟道开始,没有二十年的努力,都不可能破境悟道晋入筑基。

    想到这里,似乎自己有点儿打破了这个常规,但这里边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是自己入门时间太晚,比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