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旭相邀,也不客套,举盏便饮。

    独孤湘嫌老人身上酒气浊臭,要赶他走,江朔却阻止她道:“张长史颇有魏晋名士风度,名士行事往往出人意表,湘儿你莫要扰他雅兴。”

    这时侍女又端来五生盘和葱醋鸡,张旭伸手就抓,往嘴里胡乱塞了大嚼起来,又撕了一大片鸡递给江朔,说:“小友,吃吃吃,莫要客气”。

    湘儿嫌弃道:“我不要坐这边了,我去后面谢大伯和卢大哥耍了。”江朔却丝毫不以为意,接过张旭递来的鸡肉塞入口中,张旭复举盏,江朔毫不推辞盏到酒干,张旭见他饮的豪爽,不禁大喜,抚掌叫好。

    那胡旋女还在兀自转个不停,张旭道:“啊呀呀……这胡妮子千匝万周无有尽头,搅得我老人家头晕眼花……”

    这时公孙大娘持着酒盏走过来,猛地一拍张旭肩头道:“张癫,你自己喝多了头晕眼花,却和我这胡旋女有什么关系?你看江少主不是看得津津有味么?”

    江朔见大娘问自己连忙点头称是,张旭斜睨了江朔一眼道:“他一个乡下来的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你看他的襕袍衫子料子虽好,却还系着领扣,河洛人家的孩子哪有穿得这样拘谨的?”

    江朔想起叶清杳和他说过两京贵胄穿衫子都是要开襟的,还曾帮他打开了领口的扣子,但他第二日穿衣时就不自觉地系好了所有的扣子,听张旭这样说不禁脸红。

    公孙大娘道:“你这张癫老儿,一喝多了就信口胡言,溯之你可别听他的,这胡腾儿、胡旋女本是西域居康国进贡唐皇的,除了两京左右教坊,等闲哪里见得到?”说着举起盏来敬了江朔一盏。

    江朔已知此地便是雒阳的左教坊,当今圣人在东西两京各设左右教坊,雒阳教坊左坊擅舞,右坊善歌。看来这位公孙大娘便是雒阳左教坊的主事之人了。

    张旭道:“我听说这胡旋舞在居康也只是民间歌舞,没什么稀奇的,这胡妮子旋个不停也不头晕,怕不是会什么西域的邪术吧?”

    这时听一人郎声道:“张长史此言差矣,这胡旋舞可不是什么妖术邪法,宫里的杨娘子就善胡旋舞,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也是此中好手呢。”

    张旭听了此言,登时酒醒了一多半,哈哈大笑道:“什么?什么?什么?你不要道老夫久在雒阳,不知长安之事,这安禄山我却是见过的,他身躯肥大,听说走路都要用两手托着肚子才能迈步,如何能跳这轻盈的胡旋舞?”

    那人走近道:“张长史,你别不信啊,安节度使本是居康国的粟特胡人,这胡旋舞可是祖传的手艺。”

    江朔见那说话人不禁吓了一跳,这人生的一张圆短脸,细眉狭目,鹰鼻薄唇,这不是安庆绪么?只是他刚在洪泽黑船上见过安庆绪,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怎么颌下长了这么许多胡子?看上去还老了好几岁。

    张旭转过身来,却换做背枕着江朔,对来人道:“你是何人?我怎看的眼生?安禄山不在此地,你就是说他会腾云驾雾也是真伪难辨么。”

    那人叉手捧心道:“在下安庆宗,乃安节度使长子。”

    江朔心道:原来是安庆绪的哥哥,怕也不是什么好人。

    安氏兄弟长的颇为相像,只是安庆宗年长些,安庆绪在中原活动,为隐藏身份穿着与汉人无异,这安庆宗在朝里运动,却无需刻意隐藏,穿的都是胡服。

    安庆宗对公孙大娘道:“大娘,这胡姬舞技确实一般,我这儿有个婢子擅舞胡旋,乃是家父亲自传授,让她舞一曲,张长史见徒而知师,便知庆宗所言非虚了。”

    这安禄山圣眷正隆,公孙大娘虽然心中不悦,却也不敢得罪安庆宗,笑道:“好啊,那我们就看看这安中丞亲自调教的弟子的能耐吧。”安禄山挂了个御史中丞的头衔,唐人喜以朝里官职称呼封疆大吏,故公孙大娘称安禄山为中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