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源自祆教。

    睿息忙道:“摩尼教与祆教虽看来有颇多相通之处实则全然不同,祆教烹猪羊,酣歌舞,实为俗教。我摩尼教义则是把斋茹素,持戒苦修,乃大光明、大慈悲之圣教。”

    崆峒三教众人虽然口中不说,心里却道:魔教吃菜事魔,在这魔教长老口中倒成了大光明、大慈悲了。只是他们不知江朔和这睿息是什么关系,因此都隐忍不发,没有出声反驳。

    江朔忙将话题岔开道:“景教我略知一二,他们信奉景尊,景徒访贫问苦,在汉人中也有不少信徒。”

    司马青云点头道:“景教不立偶像,相传其传教圣人移鼠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故其寺庙以十字为记。”

    江朔想起雒阳十字寺,心道不错,又问道:“那这域外三教呢?”

    司马青云道:“伊教在葱岭以西最是兴旺,为摩诃末所创,乃是大食国教,亦不立偶像,以胡大为世间唯一主宰。”

    睿息道:“伊教与景教亦有颇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相信会有世界末日来临,届时所有的人都将复活,接受主神的裁判,届时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火狱。”

    程千里道:“听来虽然无稽,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倒也算合理。”

    睿息道:“天下九教,各派教义都是劝人向善,为善还是为恶,全看教徒是否遵行教义,世人谓我教为魔教,其实行我摩尼教义,未必不能行善。”

    司马青云点头道:“我听说伊教在波斯之地排除异教,祆教、景教、魔教皆出自波斯,此刻在波斯的日子却都不怎么好过。”

    程千里道:“嘿,还是我大唐海纳百川,无论胡汉,无论何教,均有立足之地。”他看了一眼睿息道:“除了魔教。”

    司马青云直称摩尼教为“魔教”,程千里亦话里带刺,不过世人对摩尼教如此态度不是第一天了,睿息也不以为忤,道:“待我重整教坛,向天下广布我摩尼正道,总有一日能洗刷世人对我教的偏见。”

    众人听了多觉不以为然,江朔却点头道:“睿息长老,愿你有一日心意得偿。”

    司马青云不愿在这个摩尼教上纠缠,继续道:“苯教么,今日这马国舅就是苯教祭祀,不过苯教僻居高原,极为神秘,我们对他们也所知不多。”

    江朔又问道:“天竺不是释教发源之地么?怎么又有个天竺外道?”

    这次却是铁筝道元开口道:“当年本朝太宗皇帝时,玄奘法师到天竺那烂陀寺取经时,释教已有衰败之象,玄奘法师有《大唐西域记》传世,上面就记载了天竺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这些年来释教在天竺愈加式微,最兴盛的乃是婆罗门外道之教。”

    江朔道:“原来如此,司马道长见识广博,纵论天下教派,令人钦佩。”

    程千里却在一旁笑道:“司马掌教,你这七拉八扯可说得太多啦,只是你此前却惜字如金,我们还道是魔教和你们三教的恩怨,现在却原来是天下九教?”

    司马青云脸上全无惭色,依旧神色坦然道:“魔教志在天下,九教也好,三教也好,又有什么区别?”

    程千里道:“不对吧……司马掌教你说飞鸿子要夺你崆峒山,才有了这次约战,但若他约了天下九教,其他各教可与崆峒山无关,更不可能觊觎你崆峒山这一亩三分地,可见飞鸿子召开‘九教大会’的原因,绝不可能是你所说的原因。”

    程千里只是表面上颟顸,其实颇具智慧,他这一番言语立刻切中了要害,江朔以下众人一齐望向司马青云,等他解释。

    司马青云顿时失了先前自若的神情,第一次显出六神无主的神色。铁筝道元却道:“哎……司马道兄,要我说,咱就实话实说吧,江少主是正人君子,再这样瞒骗下去,实在有失我们崆峒派正门正派的风骨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