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一应俱全,河东、朔方二镇都是王忠嗣所领,守城大将亦认得郭子仪,当即大摆筵宴热情款待,众人酒足饭饱,好好歇息了一晚,第二日才要各奔前途。

    这日出城西行十里有折柳亭,大路在此分作三路,郭子仪率军要向西行入云中郡,漕帮三人南下入雁门关,江朔和独孤爷孙则要向北而行。众人走入亭中,郭子仪命行军司马布置酒席,众人又对饮了三杯,郭子仪对江朔道:「溯之,你我一见如故,你又多次救我,若非军务在身,我实愿与你多亲多近,但我身负统军之责,不能多做盘桓。待你此间事毕,务必来朔方待他个一年半载的,我们一道讲经习武岂不快哉?」

    江朔忙叉手道:「郭军使太谦了,你引朔方军救我,我也还没到谢,这救命之言休要再提。」

    郭子仪道:「溯之,我们景徒皆以兄弟相称,我与你一见如故,以后便称呼你为江兄弟,你便叫我郭大哥,可好?」

    其实郭子仪比李白还年长四岁,比江朔更是年长了快四十春秋,但江朔所交多是年长他许多之人,和更年长的谢延昌亦称兄道弟,也不以年龄为意,叉手道:「郭大哥不以小弟鄙陋,折节下交,我岂有不愿之理?我北上松漠之后,还需南下北海拜会李邕李使君,之后便来朔方看望郭大哥。」

    郭子仪哈哈大笑道:「好,我兄弟二人就这么一言为定。」又道:「兄弟北上松漠州需经过横野军的驻地,横野军在安边郡东北百四十里,控地九百里,我与横野军使相熟,这就给你做书一封,这九百里路途上还能照应你些个,再向北行,可就全靠你们自己了。」

    说着写了书帖,交予江朔,江朔谢了收起书帖,郭子仪又命人牵来两匹高头大马,指着其中一匹桃花马,对独孤湘道:「湘儿妹子,此去松漠路途遥远,我看你无有良马,便将此马赠予你,此马名「桃花叱拨」,「叱拨」者大宛名马也,虽不如江兄弟的龙马神骏,却也脚力非凡,同属千里马之列。」

    独孤湘看这马,毛色是雪白的底子,却有点点桃红色斑点晕染其中,果然似春雪后初绽的桃花,看着甚美,不似江朔的甘草玉顶黄那般其貌不扬,她不识马,却生***美,这桃花马倒是甚合她心意,于是笑着向郭子仪道谢:「多谢郭大哥,要我说这桃花马可比朔哥儿的老马更好。」

    郭子仪又指着另一匹青马,道是「碧落叱拨」,赠予独孤问做脚力,独孤问也不推辞,直接笑纳了。

    江朔又与漕帮三人饮了三杯,三位把头让江朔记得漕帮切口,入关之后,无论到的是范阳还是太原,都要立刻知会漕帮分舵,自有人向他们报信前来接应,江朔应了,这才与众人洒泪分别。

    江朔与独孤爷孙一路北行,果然遇到了横野军的游骑,出示郭子仪的书帖,横野军见了待其甚恭敬,原来当年王忠嗣北征契丹之时,横野军与朔方军并肩作战,横野军使与郭子仪关系甚恰,因此对江朔多有照拂,非但送吃送穿,更派一彪快骑一路护送他们穿过了奚人控制的饶乐都督府,行了七日,直送到一千里外才折返回去。

    江朔三人按横野军的指引又向东行了三日,见一座赭红色的山峰,知是契丹圣山「赤山」,经此再折向北行,不一日便见到群山之中一片苍绿,放眼望去尽是松树,便是那千里松林——「松漠」的所在了。

    时已由春转夏,松漠虽处北地,夏日骄阳底下也仍甚炎热,但夜间降温极快,幸得横野军赠送了狐裘皮袍,才不至于受冻,三人便白日在松荫下休息,夜间趁凉赶路。这天夜里,月大如盘是个望日,三人在月下赶路,松涛阵阵一消日间暑热,骑在马上甚觉舒爽,湘儿不禁轻声的唱起歌来。

    江朔忽然打断她道:「听,有人打斗之声。」

    湘儿道:「在哪里?我怎没听到?」

    独孤问驻马屏息凝神静听片刻,手持马鞭一指道:「朔儿好耳音,打斗声来自左侧山头后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