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三次洪峰来势汹汹,席工亲自打电话通报砂市洪峰水位达到了43.85米,无论水位还是流量都超过了前两次洪峰。

    荆江全线超过警戒水位,简利水位更是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49米!

    北岸的荆江大堤修的标准本就比较高,又有沿线军民严防死守,并没有出现特别重大的险情。

    最难的当属安公县。

    正在与荆南的洪水殊死搏斗,又要迎战长江的第三次洪峰,并且西边的虎渡河也全线超过警戒水位。

    三线作战,不管哪一条战线都不能失守,二支队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安公县守住九十六公里的长江干堤!

    韩渝这边一样不轻松,“九曲回肠”的河道决定了两岸大堤险情不断。从昨天上午十点半,就开启了到处救火的模式。

    一支队的“水上编队”兵分三路,分头抢护。

    韩渝亲自指挥的这一路,正在抢护的是一处塌岸险情。

    “岸上的同志请注意,岸上的同志请注意,我们是荆州防指的应急抢险突击队,请你们立即离开塌岸险段,这里由我们接管,由我们突击队负责抢护!”

    “……”

    “动作快点,你们在这里会影响我们施工!”

    正在奋力背沙袋往坍塌处抛投的上百军民愣住了,看着陵港拖001和陵港拖001拖到的浮吊船和两条大驳船,一时间不知道何去何从。

    韩渝急了,再次喊道:“堤上的同志请注意,请你们立即往两侧撤离,这是命令!”

    带队抢险的一个乡领导缓过神,急忙跟前来支援的解放军军官说了两句,随即带着干部群众往两边撤。

    与此同时,吴海利也在频频下命令。

    “7号驳、8号驳解缆抛锚,动作要快!”

    “浮吊船抛尾锚,打桩组准备施工!”

    ……

    刚才抢险的军民并没有走多远,全站在出现险情的大堤两侧看。

    他们豁出去干了四个多小时,全成了泥人,一个个累的精疲力尽,正好借这个机会喘口气。

    就在他们想着市防指的突击队怎么抢护的时候,韩渝和三个辅助施工的132团官兵换乘铁划子赶到大堤上,顾不上看即将被洪水漫溢的子堤,沿着“白色长城”飞奔到坍塌处。

    确切地说不是坍塌,而是溃口!

    临水侧塌下去一大块,导致子堤溃口,浑浊的洪水正带着水草、树枝等垃圾往堤内奔涌。

    “竹篙!”

    “到!”

    132团的战士赶紧递上竹篙。

    韩渝接过来往溃口处捅,一连捅了十几次,把竹篙交给辅助抢险的战士,举起绑在胸前的对讲机:“孙工孙工,向防指汇报,溃口不深,坍塌不算严重,堤身总体稳固,我们大约需要四十五分钟进行封堵。”

    “收到!”

    “吴处吴处。”

    “收到,韩书记请讲。”

    “往溃口内侧打四根桩就够了,打好桩下沙袋笼,先把口子封上。然后在外面再打四根桩,抛投沙袋和石料护坡。”

    韩渝转身看了看都快与子堤平齐的洪水,补充道:“水位正在涨,没那么多时间留给我们加固,要赶紧干完把这里交给人家垒沙袋。”

    “明白。”

    韩渝刚放下对讲机,一个乡领导和一个中校军官跑了过来。

    韩渝顾不上自我介绍,让辅助施工的两个战士留在这儿指挥水上打桩和打好桩之后的抛投作业,就拉着乡领导往边上跑。

    “同志……”

    “二位,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