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北风萧瑟,枯叶飘零,春夏的生机在这初冬之际,俨然消散。

    景山之中,青砖红瓦隐约可见,重重殿宇藏于山中,若隐若现。

    在山脚,灰白城墙巍峨,大恒龙旗招展,城门耸立之间,将士巡守,天子亲笔所书之大恒工科院五字,若龙飞凤舞般印刻于城门之上。

    以城护院,重兵把守,仅此一点,便可清楚证明大恒工科院之特殊。

    要知道,在工科院从武院剥离而出后,纵使是武院,戒备之程度,亦是下降了不止一个层次。

    “参见陛下!”

    城门处众将士参拜高呼,自大恒工科院单独建制,天子亦是第一次亲临工科院。

    穿过城门,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浓浓的学院气息。

    只见青砖红瓦之间,随处可见一个个身着肃黑学袍的学子,或三两汇聚,相谈尽欢,或席地而坐,争议激烈,又或汇聚一起,扎堆研究。

    放眼望去,皆是宽容至极的学习氛围。

    事实,自然也是如此,除了意识形态统一的这一个要求,天子对这大恒工科院,便再无其他严苛。

    至于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天子也从未干涉。

    而据天子所知,反倒是工科院内部,多有定制。

    就如皇城军械司,就多有与工科院合作,研究军械这一大类,并直接导致了在工科院之中,军械直接成为一大学科,有大量学子投身其中研究。

    如工部,自徐光启任职工部侍郎开始,工部,也与工科院多有牵扯。

    如何海量水车等水利设施,如何改良农具,如何改良交通设施……

    还要如天子在曾经武院工科成立之时,随口提过的蒸汽机,以蒸汽驱动外物,自曾经武院工科成立,到现如今,近十年时间,也一直是工科院内的热门所在。

    显而易见的是,纵使是天子,也不得不承认,大恒的新学发展,是以实际应用新学,来推动理论新学发展。

    一个野蛮生长,还未彻底成体系的新学时代。

    朝着一个方向研究,试验,如何让这个研究方向成功。

    而这个过程,再到成功,积累的经验,便顺势成了新学的理论所在。

    而这个理论,大都需要时间考验,毕竟,随时都有被推翻的危险,故而,若把大恒新学分级,若如今随教育体系而传播的新学,算作一级,那大恒工科院内的新学,至少就是三级,而这个三级,则是不稳定,不确定。

    若哪一日确定了,稳定了,也就会一步步编至新学教材,传播天下。

    如此,可想而知,工科院在天子心中,有多么超然的地位。

    而事实,也清楚证明了这一点。

    自武院工科建立,这么多年时间,一次次天倾之局,无数次对旧有秩序,旧有既得利益者血腥且残酷的清洗。

    但工科院,永远是世外桃源,任何的风暴,至工科院,皆戛然而止。

    当然,为了避免工科院如此超然地位,被居心叵测者利用,天子自然也是定下了诸多防范措施。

    如在京城修筑大量房屋,作为工科院学子家属居住之地……

    如工科院内部,且审计,监察两司,职司审计钱款去向,监察腐败渎职……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推动新学发展,早在当年水泥诞生之初,天子便定下了专利法的框架,而后来随着工科院内部的发展,以及世人对新学的接受程度,最开始的被天子定下框架的专利法,也随之愈发成体系,成章程。

    只不过大恒幅员太广,且朝廷政务太多,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专利法影响之地,也大都还只是局限在北直隶这一个范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