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破虏山。

    武院。

    自崇祯二年三月武院创立,距离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四年时间。

    这座武院的职能权限以及规模,与最初相此,亦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最初,武院,亦只是作为京蓟,    宣府,三地军队兵将的进修培养之地。

    而现如今,武院的职能,早已经蔓延至整个大明,也正是因为武院的存在,借助武院的职能,布局了天下卫所,当初天下皆反的局势,才未曾彻底失控。

    当然,    如今之武院,随着李修对天下布局的变化,准确的说,如今已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培训机构。

    时至如今,武院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文武并重的存在,民科开设,培养武人牧民之能。

    武院学子,或为统兵之将,或为牧民之官,    或领御史之权,    巡查天下。

    纵使只是初现端倪,    在大明统治机构之中,武院也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存在。

    权势影响,    亦是让天下文人为之忌惮,    已然成了李修掌控天下,不可或缺的一个存在。

    如此,    对武院,    李修自然是极为上心,且不说那海量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只要坐镇京城,那每月必定是有数天是会来此武院,或行讲师之责,或巡视监督,从不曾懈怠丝毫。

    尤其是自开设民科起,难寻合适文人讲学,在民科初设之时,李修更是亲自上阵,在这武院亲自讲学月余时间,挑选出堪用之材,才度过那一次近乎默契般的文官反噬。

    忆往昔,再观如今之武院,李修亦是难免感慨良多。

    如走马观花一般,从校场,观,将士操练,呼喊声震天,

    数大校场之上,呼喊声震天,    一個个军阵横列,有演步军操练,也有演骑兵战术,更有一排排各式火炮排列,背负火铳的火炮兵进行火炮操练。

    在教舍之中,观学子或高颂兵法经典及大明律法,或持笔学习算数,亦或有匠人实验工匠技艺,观测天文地理……

    一切的一切,已然近乎超出了这个时代的限制,诸多在外界看似离经叛道的东西,在这武院里,在制度与军法以及李修威望的三重贯彻之下,已然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

    任何一个制度,皆会经历,从草创,到成熟的这个阶段。

    武院,自然亦是如此。

    职能权限及规模的扩大,是一说,内部机构制度的完善,亦是一说。

    如兵事之上,亦是细分了步,骑,炮,工,水五科。

    顾名思义,对应的,自然就是步兵,骑兵,炮兵,工匠,水军。

    步科,骑科,炮科,工匠,自然就是在这破虏山武院操练培养,而水军,则是由武院在登莱开设的水军分院,专司培养水军兵将。

    这些制度的细分,无疑是出自李修的规划,其中,自然也添加了不少源自后世的理念。

    如在这个时代,并不受人重视的算数,工匠技艺,以及被神话的天文,以及诸多现代科学的基础,李修亦是或多或少的在这武院留下了种子。

    在这由他一手铸造的武院之中,他的话,自然无需担心得不到贯彻,也无需担心大环境的偏见与舆论压力。

    种子落下,剩下的,就是等待制度政策关照之下的成长发酵。

    再到未来,时机成熟,再以这些种子为基础,扩展蔓延,日月换青天,将成为真真正正的现实!

    完全可以说,纵使数十万大军,在李修心中,也比不得这武院的存在。

    不仅仅是通过武院蔓延的权势掌控,更是武院之中,已经培养而出诸多雏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