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心里,再也没有挂碍了。”

    他挥手道:“你们走罢,走罢。”

    这会儿,老人家心里,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惠妃娘娘牵着自己的儿子,离开了房间,走到房间门口,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老人,默然许久之后,还是说出了一句话。

    “…”

    “我不怪你了…”

    虽然那句称呼还是没有喊出来,不过这句话,已经让顾老头了无遗憾。

    洪德十八年暮夏,在建康教书二十多年的顾先生,突染重病,死在了床榻之上。

    他死后,由侍讲学士沈子常,打理一切后事,出殡的时候,他在建康带出来的学生们,争相送灵,队伍绵延数里,规模很是不小。

    而他在大义坊的那家私塾,被沈恒改名为顾庐,依旧招收蒙学的学生,由沈恒聘请秀才,担任顾庐的先生。

    ………………

    洪德十八年六月底。

    随着鞑靼人退兵,大同府的战事也宣告结束,薛威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接手了原北齐边军的一切防务,同时派人开始清理山西其他州府。

    与此同时,沈毅也向朝廷上书,由朝廷向山西派遣官员,打理山西政事。

    而薛威本人,因为山西战事告一段落,他便得以从山西抽身,快马奔到了位于保定府境内的完县,在完县县城里,见到了正在这里驻扎了沈毅。

    一别大半年没有见,见到了沈毅之后,薛大将军很是高兴,直接半跪在地上,大声道:“末将薛威,拜见沈公!”

    沈毅这会儿正在写着文书,被这厮的大嗓门吓了一跳,闻言放下毛笔,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薛威,无奈摇头:“起来说话。”

    “是!”

    薛威直接蹦了起来,嬉皮笑脸的来到了沈毅书桌面前,给沈老爷倒茶,他一边倒茶,一边问道:“沈公您在写什么呢?”

    “写信。”

    沈毅写好最后一个字,吹干墨迹,然后叹了口气:“一位良师离世了。”

    “啊?”

    薛威虽然以前没有文化,但现在也知道了不少,至少知道师徒关系在读书人之中极为重要,他看着沈毅,问道:“沈公您的老师…”

    沈老爷白了他一眼,闷声道:“不是我岳父。”

    顺着,沈毅缓缓吐出一口气:“不过也是很亲近的老师了,岁月不饶人。”

    随着老晋王与顾师的先后辞世,再加上沈毅的大伯沈徽,此时也重病卧床,哪怕是久经战阵的沈毅,也感受到了岁月如刀。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三伯沈铭,现在已经在回江都的路上了,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老兄弟还能再见上一面。

    感慨完了之后,沈毅抬头瞥了一眼薛威:“来了就坐下说话,你都是当世名将了,要有个名将的样子,没个正形。”

    薛威嘿嘿一笑:“末将在沈公面前,算得什么名将。”

    沈毅没有接话,而是问道:“大同那里的情况如何?”

    “鞑靼人已经退了,我军已经控制住了大同边军原先控制的所有关隘,整个大同北边的门户,已经在咱们淮安军手中。”

    沈毅“嗯”了一声,眯着眼睛说道:“这个鞑靼汗,退的这么干脆,一点拖拉都没有,是个人物。”

    “不止鞑靼汗是个人物。”

    薛威接话道:“鞑靼骑兵也很是厉害。”

    这位先锋军大将军面色严肃道:“要是在关外碰到他们,没有城池阻碍,三个换一个,末将都不一定有把握。”

    沈毅叹了口气:“鞑靼人,是很大的隐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