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缩进乌龟壳,等着临河的漠西蒙古大兵云集,已经躺平了。靠着坚城,打算坚守不出。

    但是乌日更答赖明白,小敌之坚大敌之擒的道理。

    如果都退入东胜城,被九万大军合围,那可真是瓮中捉鳖,走投无路了。

    他思前想后,唯一可以扭转局势的办法,就是,歼灭一路。震慑杨凡。

    让杨凡考虑边军的战斗力,不如他的预先估计。让他不敢以营为单位,三千人左右为一路进击。

    如果宁夏镇的中军在花马池全军覆没。副总兵被杀。杨凡必然要不敢分兵这么彻底,肯定要以万人为一路收缩。鶜

    这样,三十三路,就收缩城十一路。每一支兵马之间的空隙大大加大,蒙古骑兵也就有了运动作战的条件。

    乌日更答赖只有从现在的内线作战的被动局面,改为打到外线去,打到明军背后去,才有继续打下去的可能。否则只能一路被优势兵力,打败、压缩、退却,直到所有人都龟缩进东胜城。

    然后,杨凡就会大军合围。

    如果,明军能以万人为一路,两支军队之间的距离,就大大拉大了。

    乌日更答赖就能率领西部诸部骑兵,在不断的运动中寻找战机。

    或者打击运输线,或者吃掉掉队的步兵部队。或者再次伺机歼灭一路。

    这样,这盘棋就下活了。只要不断的运动。明军抓不到这一万人,同时各路又不停的遭到打击。鶜

    而东胜城又久攻不下。粮草辎重不断被袭击,明军就只有撤军一条路可走了。

    所以,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尽快把到嘴里的肉吃下去。

    贺人龙站在门口,看着简易堆起来的沙盘,皱着眉头思索着。太在想要是老经略在这里,会怎么办。他看着沙盘上的地形,陷入了沉思。

    这里坚守没有地利,没有水源、更没有粮草。坚守待援是不现实的。

    这里已经是绝地,不能再在这里犹豫了,必须立即突围。

    一旦天亮,就没有机会了。

    今夜就是最后突围机会。贺人龙很快就下定了决心。鶜

    他仔细看去,如果突围要选择那个方向。

    这块谷地,东北西三面是三座山,南面是一片有小块流沙地的平原。

    按理来说,如果要突围,从南面走最好。

    那里离定边城也比较近。容易获得接应。

    这么明显的事情,我们能想到,乌日更答赖这老贼想不到吗。

    贺人龙摇了摇头,不能走这里,必然是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