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引发挤兑。他哪里能够不知道轻重呢。

    遵化这些年日渐繁荣,商铺、厂矿遍地开花。存入的银子数额惊人。但贷出去的银子也是天文数字。搞不好,还真的拿不出着三百万两。

    胡铨立刻就去了地下银库。结果一查,立刻傻眼,只有现银五十万左右,还有黄金五千两。黄金是按照杨凡的安排,兑换来的。每个月底都要解送新城金库的。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兑换。

    按照七比一的兑换价格,五千两黄金也就价值三万多两。和三百万差的远呢。顿时,把他急的一头白毛汗。

    杨凡是甩手掌柜,根本不管钱庄的具体经营。在他看来,金融业就是要用条条框框把人管死。出格任何人办不了事就可以保证安全。

    监管系统的人只是关注程序和违规的问题,对经营不负责。

    所以,存贷比基本是兴禾钱庄每个月一次的会议上决定的。都是灵活调整的,为了多赚去利润,一般都会尽量放贷。毕竟钱趴在账上,还要给储户支付利息。里外里的损失不小。

    可是,谁能想到,王承恩不在京城提款,跑到遵化来提款。一次性就要提款三百万。这个数字,要是京城经常承办各部院之间的汇兑,还是有准备的。可是遵化不可能准备这么多现银啊。

    可是,今日若是提不出来,招牌可就砸了。

    胡铨不停的擦汗。脑子急速的转着,想着办法。

    最后,万般无奈,现在兵荒马乱的,就是找同业的钱庄、当铺、大户拆解也来不及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是不可能够的。

    他只有一个办法了,直接去了兴禾书院找瑶光姑娘。

    瑶光很诧异,钱庄的人怎么来找她了。

    「姑娘,小的实在是没办法了,这笔钱要是付不出,招牌就砸了。」

    瑶光想了想,说道:「主人在我这里确实有存放一笔钱,但是,我不能做主,要请示。你先等一下。」

    为了填补军费和铁路的支出,每年杨凡都会从现代购入大量的工业用白银。去年搞了三千吨,今年再度购买了两千吨。

    现代白银非常便宜,今年涨了不少,不过也就一克5.8元左右。一吨白银,相当于大明的三万两左右。

    这些工业白银,已经全部都压成银币。一两一枚。

    很快,杨凡就回复了。同意了支付。

    瑶光回来了,看着焦急的胡铨说道:「老爷同意了,向遵化分行临时提供五百万元银币的流动性拆借资金,期限六个月。存款利率按照基准利率结算。不过这次的事情不合规,下不为例。」

    胡铨如蒙大赦,连连点头,这个利率非常划算。老爷最终还是给了支持。

    他和其他钱庄的隔夜拆借利率都很高的。剩下的二百万两,六个月产生的收益,足够把亏空抹平,还会有大量剩余。

    当然,这是杨府下属的兄弟单位之间的内部交易。要不然是不可能拿到这种低价的巨额资金的。

    王承恩焦急的不时掏出怀表来看时间。在最后几分钟,胡铨终于回来了。

    「让王公公久等了,三百万枚银币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装车。都是三个九的纯银币。请公公签了收执文件,就可以提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