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大晋兵力号称二十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女、宦官和其他非战斗人员,各类船只两千余艘;金帐大军则有三十万人,战船数百艘。

    最终金帐大胜,大晋全军覆没,大晋末代皇帝跳海自杀。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自杀。《晋史》记载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齐玄素把崖山之战的过程仔细回想了一遍,说道:“大晋皇室和朝廷最后跳海而死,可还有一部分人逃往了南洋。”

    胡恩阿汗道:“正是如此,一个叫陈静观的人建议带大晋皇帝到大虞国的占城,并自己带一部分人先一步前往占城,后来大晋朝廷数次召陈静观回来,陈静观认为事不可为,不肯回来,在金帐大军占领占城之后,陈静观又逃到暹罗,据说是死在了暹罗。不过根据家师的调查,这个陈静观并没有死,他就是最早的虫人之一。还有一些没有跟随大晋末代皇帝投海而死之人,也漂流过海去了南洋,最终成为虫人。”

    齐玄素的脸色凝重起来:“尊师可有证据?”

    胡恩阿汗道:“家师当然不是无端猜测,崖山之战虽然大败,就连皇帝都跳海而死,但太傅等人还是带着十余艘船突围而去,准备再图后举,不过这些人后来死于一场罕见的风灾之中。家师历时数年之久,终于在平章山下的一个地下洞窟中找到了那位死去太傅的尸体。”

    “那个地下洞穴十分巨大,通过暗河与大海相连,一艘失事的海船不知怎么竟被冲到了洞穴之中,并搁浅于此。这艘海船就是大晋太傅所乘坐的大船,家师登上这艘船后发现,船上的人都已经死了,不过不是死于溺水。”

    “毕竟这些人都是儒门高手,纵然打不过支持金帐的西域佛门和萨满教,就算在崖山之战中受了重伤,也不是等闲之辈,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被淹死。这些人其实是死于暗算,不过出手之人并未踏足船上,应该是隔空出手,所以也没有毁尸灭迹。家师就是在这艘船上找到了大晋太傅的遗骸和笔记。并由此推断出了虫人的来历。”

    “家师也顺带检查了大晋太傅的遗骸,发现他和船上之人应该是死于一种极为精妙的幻术,他们的意识被困在梦境之中,最终死于梦境之中,笔记属于死物,反而不受影响。”

    “家师仙去之后,这些并不值钱也不重要的遗物都由我保管,就包括这份笔记。我现在就可以拿给真人看。”

    说罢,胡恩阿汗在自己的须弥物中翻找起来。

    正如齐玄素对胡恩阿汗的了解,这是个极为传统的人,认为长兄如父,总想为别人遮风挡雨,尽到一个做兄长的责任,同时又信奉正统,被权力驯化,这是一个你不必逼他就会主动承担家庭重担的男人,总以为自己是顶梁柱,是基石,是栋梁,活得很累。

    师父如父,没了父亲之后,在胡恩阿汗的观念中,他这个大师兄自然就是一家之主,许多东西都由他接手保管。那时候的胡恩查文和乌努拉图尚且年轻,只顾着情情爱爱,也不在意这些。

    若是这些东西落到了后两个人手中,齐玄素还真不知道上哪去找。

    胡恩阿汗将大晋太傅的笔记交给了齐玄素。

    儒门弟子写笔记是再正常不过了,这世上九成的野史秘闻都是来自文人们的各种笔记。这些笔记一般就是文人的字号或者书斋名加上“杂录”、“志异”、“笔记”、“笔录”、“杂谈”等后缀,统称为史料笔记。

    大晋太傅的笔记也是如此。若非他意外身亡,他的这份笔记大概会流传下来,给本就庞大的野史资料再添一笔。

    不过随着他离奇暴毙,这份笔记也被埋没,最终落入了胡恩阿汗师父的手中,这位西道门仙人又出于某种考虑,并没有将这份笔记公布,直到今日。

    齐玄素翻开笔记,慢慢阅读。

    这份笔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金帐入主中原和大晋朝廷走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