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周不器在这边转了转,发现这一片的确很有中心感,到处都得了历史的沉淀,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建筑,到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热闹程度,一点不比隔壁更中心的传统金融区差。

    在这边弄一个总部,树一个招牌,的确很有门面!

    不过,陆器那边就有点麻烦。

    主要是财务上的事。

    想买这么一栋中心地区的写字楼,这花费可不低,可能得要5亿美元。

    唐斌辰处理不好这件事,周不器来搞。

    他已经上飞机去曼彻斯特了,在飞机上跟陆器说这件事。

    陆器上来就叫苦,「他跟我说过,真不行啊,现在没那么多钱,公司账上的可用资金一共就6.5亿美元。」

    周不器不以为意,「那不是够嘛,先挪用过来。」

    陆器都快哭了,「老大,咱能不能少走点钢丝?这里是美国,跟国内的互联网模式不太一样,尽量还是要稳定,别绷的太极限。」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这么快,这就是很重要的原因。

    绷得很紧!

    不仅是要求员工积极的加班、提高效率,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技术层面,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踩钢丝,这就很危险。

    一个系统的技术指数是50,那么公司在招聘技术团队的时候,就会压缩成本,技术过高的大牛都没必要,把技术能力就限定在50左右就行了。产品运行的时候,就会始终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临时性的突发问题,每天都要修修补补来维护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他的诸如市场、财务、政策、后勤、福利等等,基本都是压缩到了极致,就像一个被紧紧压缩的弹簧,天天走钢丝、天天擦边球。

    这样也有好处。

    同样一个项目,国内的团队花50万美元,可以做到尽善尽美,把每一个环节都处理的细致入微。要是美国的团队就不行了,1000万美元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缺点也有。

    怕崩盘。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哪怕是互联网巨头,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大崩盘,政策、技术、产品、人心、组织结构等等。

    相比之下,硅谷的科技巨头就会很稳定。

    国内的紫微星相对较好。

    主要是不缺钱。

    有钱了,很多事情就没必要绷的那么紧了。

    可是海外的紫微星国际这边就有点麻烦,很缺钱。

    陆器这个总裁就很头疼。

    每天提心吊胆的。

    生怕哪个环节出错了,一下就崩掉了。

    比如债权人忽然发难要求还债,比如工会忽然跳出来罢工了,比如紫微云的这个系统忽然出现了一种严重的瘫痪,比如某款产品上被发现了不政治正确的元素而遭遇了市场的抨击……

    这些隐患,都需要有足够的钱来镇场。

    可是,周大老板就太过随性了。

    根本没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冲劲太猛了。

    周不器很轻松的说:「不用担心,Facebook的股票不是回购了嘛,一共65亿美元,扣税之后也能剩下50亿美元,还不够你折腾?」

    陆器道:「这笔交易如果完成了,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可这不是一次性的啊,这是陆续到账。一旦中间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就可能资金断裂了。」

    周不器沉吟道:「这栋写字楼很有必要,位于伦敦的中心地带,附近就有什么政经学院、大英博物馆、奥德威奇剧院的,有很多国际游客会出现。要是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