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秀鞠躬道。

    “堺港高田大人好本事。

    这些天与各家商奉行谈妥了开港事宜,我加入时已经有了通关清单传来。

    第一批货物不多,各家港口不论种类,皆是抽十五税一,给足了面子。

    我接手之后,与直江景纲大人商议过,会派遣奉行前往上越直江津,监督通关。”

    十五税一已经是低到极点的税率,而且还不分品种,和不要钱一样。

    一方面是各方都想开通商港,做成此事,才乐于让步。

    另一方面,通商各家都有入股分享商利,或拿货物,或得利润。

    既然是自己的买卖,那么商税可以低一点,不缺那点好处,也免了杀鸡取卵之嫌。

    义银点点头,问道。

    “第一批货几时抵达?价值多少?”

    “夏收时节,一万贯左右。”

    “这么少?”

    义银皱着眉头,这点货物够干啥?阳乃怎么回事?

    大熊朝秀倒是体谅堺港方面,解释道。

    “高田大人有讯说明,北近江大战影响了琵琶湖水路。

    她也担心初次交易出现问题,派人先少量运货,打探熟悉沿途道路,势力,探查清楚后第二批货再增加数量。

    争取到年底,能跟着洋流走三船次商路。堺港往关东的货物,其中三成从北陆道我们的渠道走。”

    义银放下心来,阳乃还是靠谱的,他转而问起近江来。

    “近江战事如何?”

    百地三太夫鞠躬道。

    “北近江浅井家大胜,我家前田利益大人斩获甚多,具体情报已经整理完毕,稍后为殿下呈上。”

    义银点点头。

    山中幸盛不自觉看向岛胜猛,只见她亦是回眸。两人目光一触就走,面色都不自然。

    前田利益好本事。

    既然近幾斯波家无事,义银也就放下心来,问起大熊朝秀。

    “堺港三成货价值多少?”

    大熊朝秀沉思半晌,先不提堺港货,缓缓说道。

    “这些年,天朝,朝鲜,南蛮贸易与日俱增,据说博多港入关的关税每日剧增。

    算上走私货,每年进入国内的货物,价值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贯。”

    义银愣了一下。

    “这么厉害?”

    日本六十六国,人口一千万,石高二千万石。

    关西税负基本四公六民,关东大多六公四民。武家能从土地里刨出的收益,约等于半数。

    那就是一千万石,换算成铜钱大概是五百万贯。

    如果每年进入国内的商货价值在一百五十万贯以上,那就是占据了武家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要知道,武家除了土地收入,其他收入并不多。六十六国贫瘠,矿产,特产的收益并不高。

    而货物的流通不一样,会拉起港口,物流,关税等收益。

    不单单在物流中增值,也会带动民生,最后的价值绝对会远高于一百五十万贯。

    义银充满期待问道。

    “那堺港的三成货,该有多少价值?”

    大熊朝秀想了想,说道。

    “九州,四国,西国都消化不了多少货物,博多港入关的货物,至少八成货是要销往近幾与关东。

    保守估计,堺港能收到百万贯货物,三成就是三十万贯。沿途各家商奉行经营之后,收益至少会翻几番。”

    大熊朝秀不敢多说,其实光是高田阳乃就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