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天下难的名言。

    统治者想要降低统治成本,想要长时间的维护自己的政权,不能只依靠武力的震慑。

    更需要从制度,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形成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游戏规则,并让大多数统治阶级接受这个游戏规则。

    林信胜认为武家义理这个游戏规则太烂了,圣人被誉为义理化身,这是荣耀,也是约束。

    既然如此,那就在义理两字上面做功夫,想办法将游戏规则改成更有利于圣人的模式。

    只要圣人对此感兴趣,那林信胜就可以塞入儒学的私货,借助斯波家的力量,将儒学在岛国发扬光大。

    她也可以借此成就承前启后的万世师表,正如理学在宋明所做下的功夫,从此儒教一枝独秀。

    礼记的忠信义理四个字各有意义,和武家义理压根就搭不上边,但林信胜并不在乎,她又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儒生。

    她的儒家前辈们就是这样一次次篡改经典,让儒学发扬壮大的。

    林信胜虽然是理学出身,但她其实对朱熹的理气论并不赞同,但她又很喜欢朱熹排佛反释的思想。

    自从神道教灭亡,佛教在岛国一家独大,儒学想要占据文化思想上的一席之地,必须从佛教的虎口里夺食。

    这是文化思想之间的零和博弈,即便林信胜学于寺院,但大道当前,容不得她心慈手软。

    而义银对于儒生的这些小心思并不在意,他更关心的是林信胜准备怎么改造武家义理,让武家义理更符合斯波神权的统治需求。

    天朝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之所以能够震慑宵小,是因为天朝自古有记录历史的传统,正所谓青史昭昭,史笔如刀。

    当世之时,某些人可以一手遮天,但遗臭万年的阴影永远笼罩在头顶,公道自在人心,大义永存于世,后人自会分辨曲直善恶。

    这也是天朝重视忠信义理的原因,道义一说从来不是依靠掌权者那点可有可无的良心,而是依靠万世评说。

    但这一虚无缥缈的道德约束,其实只对天朝有用,因为天朝自古就有记录历史的传统,也只有这样的文明才会考虑百年之后的史评。

    而武家呢,武家政权第一部历史传记叫做吾妻镜,出自镰仓幕府时期。

    吾妻之名是关东古称,镜的寓意是像镜子一般以史为鉴,其用语类似编年体,又称之为吾妻镜体。

    镰仓幕府崩溃之后,武家的史记体系也随之烟消云散,窥视历史真相只能通过各家各寺院的家书和杂记。

    而家书这玩意儿根本靠不住,恬不知耻,拼命在记载上吹嘘先祖的武家不在少数,可信度极低。

    想要学天朝用历史评价约束人心,宣扬道德,这条路并不可行。

    武家重礼轻义,因为她们心中之义理就是维护家业责任,返还奉公恩赏的义务,所以她们作恶的时候没什么心理压力。

    但如果能够把小家兴衰,上升到家国命运的高度,武家之中一样可以诞生尊皇攘夷的大义姬武士,这就看儒家如何下手改造思想了。

    思想的塑造就是对三观的修正和完善,而在古代,儒家是这方面的顶级高手,早就有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林信胜胸有成竹,鞠躬说道。

    “圣人,斯波家有斯波遴选,挑选忠义之士,愿为君驱使。然而当前的斯波遴选只观武艺,不考文学,有重文轻武之嫌。

    天朝有云,可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姬武士一道,亦当文武并济,不可太偏向一边,方为圣人臂膀。”

    义银摸了摸下巴,让姬武士学习儒家经典?将武家文官化?这可行吗?

    义银尚未表态,前田利益已经出声呵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