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了无数次。

    屡试不爽。

    但在另一方面,因为昨日发现了汉军的斥候的缘故。

    使得兰折也不得不放缓了对赤安城的攻势。

    更不得不,调集兵力,去驱赶靠近的汉军斥候,以免自己被别人看了个底朝天。

    同时,为了方便汉军突袭,他不得不集中一部分兵力,留做预备队。

    这无疑使得赤安城的乌孙人的压力减缓,得到了些喘息的机会。

    就在今天早上,他们甚至组织了一次反击,夺回了几个被匈奴人摧毁的前沿阵地,重建了篱笆。

    “继续进攻?”一个年轻贵族疑惑不解:“若我们继续投入进攻,万一汉人突袭呢?”

    “急什么?”兰折也笑着道:“斥候报告,汉朝的玄甲军,距离我们几乎有四百里……”

    “至于盐泽的轻骑,更是起码有三百里!”

    “这么远的路程,就算突袭,也要一天!”

    “更何况,跑了这么远,马匹肯定需要修整!哪怕他们一人双马,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

    在当代,无论什么牛逼的良马。

    在长时间奔袭后,其马蹄都会严重磨损。

    需要等待起码一天的时间,让被磨损掉的马蹄重新长回来。

    不然,被马蹄包裹的筋骨一旦受伤,战马就等于报废。

    所以,哪怕是汉军惯用一人双马,轮流换乘,以节省马力的策略,也只是节省了马的力气。

    为了保护战马,该修整还是要修整。

    不是谁都能和那个不能提名字的骠骑将军一样,总是能在自己的战马死光前,顺利的找到一个匈奴人的牧场,让全军全部换上新的战马——即使是那个男人复生,他也无法再重现当年的战术了。

    因为,匈奴人早就学乖了。

    一旦开战,所有妇孺、辎重和牲畜,全部后移。

    将他们严严实实的保护起来,再不给汉军轻易获得补充的机会。

    必要时,匈奴人宁肯自己烧掉所有辎重、杀掉所有牲畜。

    也不会留给汉朝骑兵!

    所以,兰折也是毫不担心的。

    只要汉军一动,他马上就能反应。

    而汉军骑兵从出发,到能够威胁到匈奴骑兵,这中间起码有三天时间的空窗期。

    有这三天时间,兰折也自信,应该是可以解决掉赤安城的乌孙人。

    至少可以使他们失去作战能力。

    这样,就算汉军来了。

    他也有从容撤退的资本。

    不然,真要拖下去,等汉军杀来,赤安城的乌孙人若还有余力,那他的骑兵起码得留下一半在这幕南。

    更可怕的是,恐怕就连所得的缴获,也要丢掉大半!

    而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接受的!

    于是,从下午开始,匈奴骑兵猛然加大了对赤安城的攻击力度。

    一时间,乌孙部压力倍增,损失惨重。

    只是一个下午,就有数百名骑兵战死,上千的妇孺被掳走。

    成千上万的牲畜成为了匈奴人的战利品。

    甚至,就连晚上,匈奴骑兵也没有放弃攻击。

    他们借着夜色,继续猛攻,不断杀入赤安城,甚至突入乌孙部的腹心。

    到第二天凌晨时分,乌孙部在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其常备的骑兵,有超过一半,失去了作战力。

    剩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