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大兄吓破胆,担心唐国使团,刺探本国军情,拒绝他们进京。可是这样耗着,总归不是办法,中大兄派使者,去对马岛宣诏,再次派出遣唐使。

    两艘遣唐大船,共二百五十人,大使是守大石,副使是坂合部石积。陪同大唐使船,从对马岛出发,沿着朝鲜半岛,辽东半岛航行。横渡渤海湾口,登陆山东半岛,陆路前往京师。

    仁愿在信中表示,预计今年年底,使团抵达京师。按照历史记载,此乃倭国派的,第五次遣唐使。可在武康看来,本次是送唐使,把郭务悰使团,安全护送回唐。

    倭国公主明日香,得到这个消息,哭的稀里哗啦。跑去倭国公馆,找到川岛皇子,兄妹共诉衷肠。说起来挺可怜,他们兄妹两个,本是倭国王族。白村江海战时,被熊津舰队俘虏,沦为了阶下囚。

    当晚床笫之间,武康和她闲聊,说出这样的话:遣唐使回倭时,你也跟着走吧。回去做个公主,比留在我身边,做区区侍妾好。我扬威白村江,团灭倭国海军,我武康的名字,肯定家喻户晓。

    而武康的女人,对于倭国贵族,绝对是香饽饽。找个贵族嫁了,过些贵族生活,真比做妾室好。废话还没说完,小公主就哭了,生是武家的人,死是武家的鬼。

    感觉莫名其妙,我这粗鄙武夫,值得你留恋吗?信的第三部分,武康直接骂娘,想抽仁愿耳光。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带着新罗、百济,倭国、耽罗(济州岛)使者,以及留守卫士,乘船返回大唐。

    李九准备封禅,他带使团道贺,马屁拍的真好。李九龙颜大悦,仁轨必定升官,可能还是高官。田舍奴刘仁愿,离开京师之前,乃翁耳提面命。不要驻守熊津,新兵交给仁轨,你带老兵回来。

    我的真实目的,让你带回使团,拍李九的马屁,从而加官进爵。你可真大方啊,自愿留下驻守,千载难逢之机,便宜了刘仁轨。烂泥扶不上墙,乃翁给你机会,你却拱手让人,活该你被流放。

    虽然怒其不争,却也无计可施,转念仔细想想,其实不怪仁愿。他只是个武将,那点微末道行,玩不过刘仁轨。估计三言两语,就被人家忽悠,北都找不到了。事情已成定局,仁轨飞黄腾达,我是挡不住喽。

    此时政事堂中,传出了争吵声,武康凝视聆听,心中再度凄苦。争吵的双方,陆敦信和姜恪;争吵的话题,因为李九提出,熊津都尉扶余隆,新罗王金法敏,两人释去旧怨。

    敦信表示附议,双方冰释前嫌,熊津才会稳定。姜恪针锋相对,新罗百济两国,曾经互为宿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强行干预,恐新罗离心。唐罗军事联盟,可能岌岌可危,对攻略高句丽,百害而无一利。

    争吵还在继续,武康唉声叹气,姜恪是明白人。若我是金法敏,肯定气的咬牙,大唐太霸道了。等到争吵停止,李九一锤定音,吩咐起草诏书,诏令两国释怨。

    只要诏书下达,唐罗军事联盟,彻底土崩瓦解。接下来的战事,共伐高句丽时,新罗会阳奉阴违。武康万分笃信,灭高句丽之日,唐罗开战之时。

    虽然不愿承认,却绕不开事实,结局已经注定,并不看好大唐。战略角度上说,南韩平原广阔,足以支撑政权。只要政权不弱,唐朝注定失败,因为补给不足。

    海路支援半岛,那是痴人说梦。昔日灭亡百济,调十三万海军,已经倾尽国力。导致沿海贫瘠,李九无可奈何,罢免沿海造船。海路支援半岛,怕是杯水车薪,你能造多少船?

    陆路也很艰难,从关中到辽东,再到朝鲜半岛,补给线太长了。所以综上所述,唐罗开战之后,唐朝注定失败,会被赶出半岛。诏书没有意义,结局都注定了,还争吵个毛线?

    很快画风突变,李九连连叫好,然后哈哈大笑:许卿呈的文章,可谓妙笔生花,让我欲罢不能。龙门县王子安,年岁未及弱冠,就有如此文笔,我大唐奇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