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脚步匆匆,走到则天门外,听到身后呼喊。声音不太熟悉,于是转身查看,是个铁甲大汉。错愕片刻,拱手见礼,声音粗犷:“左骁卫契苾何力,见过武大将军,不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我挺稀罕你,咱俩唠唠嗑。武康躬身还礼,笑容人畜无害:“你我半年未见,甚是想念将军,可否结伴而行?关于铁勒九姓,有些问题请教,还请不吝赐教。”

    契苾欣然应允,两人联袂而行,边散步边闲聊。半刻钟过去了,气氛依旧和谐,武康暗松口气。上次行军燕然,天山坑俘甚众,其中包括契苾族人。怕他心生芥蒂,特意缓和关系。

    对于契苾何力,武康心有好感,他作战勇猛,且忠心耿耿。那是贞观时期,他被铁勒俘虏,自割左耳明誓,永不背叛大唐。李二为赎回他,与薛延陀和亲,下嫁新兴公主。

    契苾得以回朝,拜右骁卫大将军,更加忠心不二,为大唐征战四方。等到李二驾崩,他和阿史那杜尔,竟想自杀殉葬,永远侍卫陵寝。李九派人告知,太宗有遗旨,不许他们殉葬,二人这才作罢。

    契苾对于武康,同样也有好感,许州连败众将,令人击节赞赏。平时作风低调,一旦上了战场,秒变头号疯子,既能统帅三军,又能前线拼杀。他们是同类人,自然惺惺相惜。

    离开紫薇城,开始谈正事,武康淡淡道:“事实已经证明,单靠铁血镇压,不能解决叛乱。请恕武康冒昧,关于铁勒九姓,将军有何看法?此次漠北行军,采用什么策略?”

    契苾考虑良久,说出心中想法:“铁勒人反叛,酋长是祸首。不用大动干戈,我选五百精骑,直接进入天山,告知九姓部落:国家知汝皆胁从,赦汝之罪,罪在酋长,得之则已。”

    武康瞠目结舌,这是单刀赴会,你的胆子真大。深思熟虑许久,点点头说道:“有七成可能,部落临阵倒戈,自发擒拿酋长,交给将军处理。砍了老酋长,选举新酋长,迎来暂时安定。”

    着重强调暂时,武康言辞凿凿:“大唐突厥争锋,铁勒夹在中间,必须做出选择。他们选择正确,出兵协助大唐,共同打击突厥。他们劳苦功高,可朝廷赏赐少,都护府还克扣,他们肯定不满。”

    两人停下脚步,契苾何力沉思,武康滔滔不绝:去年十月上旬,思结遭遇雪灾,叶护前来借粮。燕然都护府长史,不仅不借粮,还百般嘲讽。刘审礼得知,立刻报告朝廷,所幸处理及时,没有酿成大祸。

    将军你也知道,九姓的生存手段,是游牧和狩猎。都护府的官员,在交易过程中,压价九姓货物,提价汉民货物。交易的不公平,九姓人被压迫,才是叛乱根源。

    武康窃以为,本朝对外策略,相比太宗时期,明显强硬很多。若想彻底解决,必须把都护府,迁去九姓境内。保障他们利益,让其高度自治,才能长治久安,将军以为然否?

    契苾不置可否,良久淡淡说道:“迁徙都护府,牵涉的太多,恐怕很艰难。变之的意思,是让我上书,这个可以考虑。此去漠北安抚,我会仔细调查,班师后再说吧。”

    武康欣然道谢,离开紫薇城,各回自己家。按照史书记载,明年或者后年,九姓会不断叛乱。直到燕然都护府,迁徙到回纥牙帐,改名瀚海都护府,漠北才彻底安定。

    着急也没用,顺其自然吧,历史的进程,不因人改变。接下来的日子,享受腐败生活,白天练武工作,晚上投喂妻妾。计算好安全期,仗着身强力壮,尽量雨露均沾。

    十月十七日,契苾何力出发;十月二十日,武康陪皇伴驾,嵩县参与狩猎;十月三十日,圣驾回洛阳。十一月中旬,各自祭祀活动,忙的脚不沾地。

    浑浑噩噩过日子,送走元日上元,迎来龙朔二年,期间有喜有忧。喜的是经常进宫,带着妻女陪皇后,看着她肚子凸起。忧的是武顺作妖,所有证据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