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谢谢你们能来,我们真的非常需要帮助,现在学校里只有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学校也不供应午餐,很多家长都不想让孩子来上学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读书的好处,半大的孩子是家里的劳动力,可以喂猪放羊打柴,何必来学校浪费时间?一开始办学的时候,就是答应可以在学校里吃一顿,给家里减轻负担,这才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过来。

    可现在学校经费吃紧,快供应不上了。

    “赵老师,我们坐下来慢慢谈好吗?”徐贞柔声说,“把您知道的情况和我们说说吧。”

    “哎,好。”

    徐贞是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一开始还有些生涩,但全情投入后就非常顺利,她很快从赵老师口中了解到了马家庄的情况。

    马家庄的孩子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几个孩子就跟着爷爷奶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义务教育没有办法展开,尤其是这里的人家都不止一个孩子,多数都是三四个,有时候折中,让家里的男丁来念书,女娃就不上了。

    “现在有些地方的确是困难,但毕竟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我们还是争取要让每个学生都上得起学。”徐贞说,“赵老师,我想统计一下所有在学龄段的儿童,这样才方便我们申请援助。”

    赵老师很高兴能有人继续资助,一口答应:“我对每户人家都很熟悉,我带你们去。”

    徐贞不期能遇到这样一个神助攻,眉开眼笑,想和裴瑾汇报好消息才发现他一直站在窗外听孩子们朗读课文。

    “裴教授。”徐贞跑过去,兴奋地说,“赵老师会带我们去家访,这样一来,小月如果在这里,应该就会有线索。”

    裴瑾微微颔首:“做得很好,不过,人前你该叫我裴总。”

    “我记得的,现在不是没人么。”徐贞吐了吐舌头,“裴教授在看什么?”

    “看这些孩子。”裴瑾道,“读书不易。”

    他是寒门子弟,那年头读书比现在还要艰难,书籍极为昂贵,他启蒙时,甚至连一本《三字经》都买不起,死记硬背下来,再对照着去认字,一直到他中举前,所有的书籍全靠手抄,寒冬腊月,都握不住笔,其中艰辛,怎能与今人道也?

    现在……现在好太多了,只盼望这些孩子不要辜负这样的时代。

    徐贞期期艾艾地问:“教授,我想问问啊,这次调查结束以后,会不会……”

    裴瑾看她一脸忐忑,不禁好笑,点头道:“会。”他当然会资助这里的孩子继续念书,对于贫困孩童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徐贞高兴起来:“裴教授,你人真好。”她忍不住抬头去看他,裴瑾富有、和善、沉着、从容,这些特质很棒,但如果再加上年轻,怎么都觉得有些违和。

    她和裴瑾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感觉得到他的包容,这总让她有和太奶奶聊天的错觉。

    肯定是因为警校的同学都太浮躁了。徐贞心想,怎么就不能有这样的人呢?言情男主人设还不行么,少见多怪。

    ***

    日头又高了些,村支书请他们到家里吃了午饭,学校下午放假,赵老师便带着徐贞和裴瑾挨家挨户去家访,徐贞煞有其事地拿了本小本子,认认真真记下了每户家庭的孩子的名字和年龄。

    然而,一直到天色擦黑,他们也只走完了半数,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在村支书家里住下。

    夜幕深深,徐贞在房间里翻看今天记录下来的名单,所有的失学儿童里,绝大部分是女孩儿。

    不到十岁的年纪,她们在做什么呢?烧火、喂猪、捡柴、洗衣服、做饭……有模有样的,而她今年二十四岁,进厨房只会烧泡面。

    正出神,外面传来赵老师的声音:“裴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