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朱子裕一天跑了好几个地方, 晚上回家后神色疲惫, 小两口在房里吃了饭,青青就叫人打了热水来,又熬了一罐舒筋活血的药倒在浴桶里,让朱子裕好好泡一泡。

    和京城冬天的干燥寒冷不同, 川南的冬天有些潮湿阴冷, 川南人又不兴烧地龙也没有火墙,多半是在屋里放几个炭盆取暖。

    朱子裕一边泡澡一边说着捉拿孟松和王有德的事,又道:“幸好今天下午又跑了一遭,要不然险些又让王有德跑了, 也活该他倒霉, 听说都跑了上百里路了又自己回来的,可不是该着被抓。”

    青青冷哼:“害了我爹又想跑,哪儿那么容易,早晚将他们都抓到牢里。”

    朱子裕看着青青气鼓鼓的脸蛋, 忍不住凑过去亲了她一口。青青红了脸,拿汗巾子在他背上搓了几下, 小声嘟囔道:“洗个澡还不安生, 泡一泡就赶紧出来,这里不像京城, 纵然点了火盆也没那么暖和。”

    朱子裕从桶里站了出来, 青青拿大汗巾子帮他擦干净, 朱子裕套上中衣打横抱起青青就跑到了床上。被窝里早就放了两个汤婆子, 将被褥捂的暖暖的, 朱子裕几下就扯下青青的衣裳,把人搂在怀里,轻笑道:“你只管躺着就是,一会就叫你热起来。”

    小两口放下床幔翻滚在一起准备用爱取暖,而此时宁氏两口子也从炭盆谈论起青青的事。这还得从徐家刚到川南时候说起。

    徐家到川南的时候已经入冬了,有钱的人家早早在入冬前就预备好了充盈的木炭,略微穷些的百姓用不起木炭也早早准备了木头。烧好的炭都卖的差不多了,因此徐家到了川南以后方才发现,取暖做饭用的木炭实在是难买。

    宁氏打发好几个家人跑遍了川南几个县才买回来二百斤黑炭,成色还不算好,燃着的时候有些烟火气,晚上还得有两个丫头警醒着,以免把人熏迷过去。有炭烧总比冻着强,只是数量太少了些,二百斤除了日常取暖还要做饭、烧水,只怕用不上一个月。

    宁氏一边盘算着如何将炭火节俭下来,一边每天打发人出去转悠,看能不能碰到卖炭的。说来也巧,在青青到的前一日,忽然一个卖炭的路过徐家,顺嘴问了一句,门房忙将人留住,叫人请了宁氏出来。

    宁氏闻言顿时喜出望外,亲自到外头去查看木炭。原以为是和前一回买的黑炭差不多成色,不料竟是上好的木炭,比起在京城用的银霜碳也差不许多,顿时连声说道无论有多少全都买下。

    卖炭的也没成想遇到个大主顾,见这家人要的多,连忙拍胸脯道:“要多少斤都能给您弄来,只是价贵些。”如今徐家也不缺钱,就怕有钱都没处买去。也不知那人哪里的门路,半天功夫就让人送来了两千斤上好无烟的木炭。

    有了无烟无味的好木炭,宁氏连忙让人换了炭盆,刚烧了一日正是暖和的时候,青青夫妻两个就到了。

    晚上徐鸿达拿热水泡了脚,也说起了火盆的事:“还是这回买的木炭好烧,没烟没味不说,燃的火也大,熏得屋里比刚来的时候暖和不少。”

    宁氏忍不住和徐鸿达说道:“我估摸着这是托了青青的福,打她出生,她祖母就说她福气好,还当真如此。旁的不说,这些小事就能看出端倪,咱家之前买炭多么艰难,东凑西凑才买到二百斤黑炭。可青青一来,上好的木炭居然能送上门来,还要多少有多少,简直像老天爷专门给她送来的一般。”

    徐鸿达原本不是很信这些神怪的传说,可打京城见了和文道长十分相似的文昌帝君的神像,心里就动摇了。自家的事自己知道,当初他能考上举人简直瞎猫碰上死耗子,可文道人教导了自己几年,居然能一跃成为状元,说不定文道长真的是文昌帝君降临,就连青青也指不定是神仙下凡呢。

    见徐鸿达若有所思的样子,宁氏轻笑道:“我也就这么一说,我只知道她是我的女儿就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