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徐婆子送走了二儿子一家, 又亲自去镇国公府的老夫人告别:“之前在京城就是因为老二一大家子, 如今他们去了四川,我在这没什么意思, 索性回老家去。在村里头说话的人多, 也热闹。”

    老夫人闻言难免有些伤感:“嘉懿走之前留了几十个话本子给我,我正琢磨着叫她们说了给我们听, 谁知你也要走了。”

    徐婆子笑道:“等子裕他们小两口从四川回来, 我还再来。”

    “子裕他们三年就回来了, 估摸那时候你儿子不一定能回来。”老夫人神色很认真:“你一个人在家难免无趣,到时候你就住我家来。咱俩一个屋,说说话还能解闷。”

    徐婆子见老夫人说的认真,也一本正经的应承:“行,到时候陪你说话,只要你家儿女不厌烦就行。”

    老夫人闻言喜笑颜开,连连说道:“谁有意见就撵谁出去,在府里我辈分最大,我说的算。”

    徐婆子笑的很真心:“那是自然,您可是老封君。”

    老夫人闻言也笑了,喝了口茶, 又嘱咐徐婆子:“你们村上新鲜事多, 你都留心记着, 等你来的时候说给我听, 我就喜欢听那些乡野村事。”

    两个老太太一本正经的约定好了, 老夫人还叫人拿了青青留下的那摞话本子给徐婆子看。徐婆子不识字, 但看那厚厚的一摞也有些咋舌:“这么多,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老夫人道:“说是攒了好几年的,等我听完这些他们就该回来了。”

    两人正说着话,朱子昊进来了,笑着请了安,道:“祖母安,徐祖母安!”

    老夫人看着小孙子顿时满面笑容,把他拽怀里来:“又去耍剑了?”

    朱子昊一脸黑线,刚想说那不叫耍剑,就想起哥哥说的万事顺着祖母的话,只能硬着头皮点头:“嗯,耍剑来着。”

    老夫人搂着他和徐婆子道:“和他哥一样,就喜欢这些刀啊剑啊,我看以后也是个不着家的主。”

    徐婆子笑眯了眼:“男孩子就得在外头闯荡,更何况他们是武将,哪有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的将军呢。”

    老夫人喟叹道:“嫁了个会打仗的男人,年轻时候几年才见一回,好在生了儿子算是老实的,到这些孙子一个个都随他爷爷。”

    徐婆子道:“这样你家才能兴旺呢。”

    这几年老夫人听的话本子里也有不少世家的故事,儿孙一个个娇生惯养,多半家道会败落。也些年也看到了一些老牌世家的起起落落,这才又想起年轻时候老镇国公骂自己的话来,再看看自己儿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样子难免心里不是滋味。好在子裕小小年纪能征善战,有他在,这国公府就倒不了。

    老夫人看着子昊也颇为感叹:“我虽养废了儿子,好在这两个孙子都强,以后我死了也能见他祖父了。”

    见老夫人今日感慨颇多,徐婆子也没敢早走,陪着说了一天的话,直到吃了晚饭才家去。休息了两日,装好宁氏早备下的各种东西以及镇国公府送来的土仪,徐婆子在徐鸿飞的护送下风风光光的还乡了。

    因怕徐婆子累着,徐鸿飞并不急着赶路。他每年来往老家和京城多次,早把这条路摸熟了,晚上住店,晌午吃饭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遇到风景好的地方还停下一两日带徐婆子赏玩一番,等到家时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拉着各色礼物和土仪的车早就到了家,徐鸿翼和王氏在家左盼右盼,久等不来还打发人去寻。因此徐婆子人还没到,村里、镇上、甚至连县太爷都知道徐家的诰命老太太要回来了。

    等徐婆子到平阴镇那天,县太爷早就定好了酒楼,亲自到城外去迎,一见面就笑着请安:“老夫人好。”

    徐婆子瞅了瞅他,回头问儿子:“他谁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