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郎,因青词而得到嘉靖的七次中旨提拔而入阁拜相,创造一个词臣晋升的小神话。

    只是他现在已经是六旬的老人,若是隆庆再拖上十年,那么他恐怕真的要“家祭无望告乃翁”了。

    林晧然的心里微微一动,当即便是猜测道:“元辅大人,你此次故意捅出李焘奏疏的内容,便是故意戳破皇上沉浸在圣主明君的幻象,想要以此逼迫皇上同意改革,为百姓多做点事情来挽回名声?”

    “不错!咱们的皇上过得太安逸了,若是不能给他一点压力,他还做着圣主明君的美梦!”李春芳赞许地望了一眼林晧然,然后长叹一口气道:“老夫希望此次能给皇上浇一盆冷水,让皇上明白现在不能再拖,如果还想获得好声名,那就应该拿出帝王的魄力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站在门口的李茂年虽然在把风,但亦是耸着两只耳朵倾听里面的谈话,心里却是生起了一股自豪感。

    “元辅大人,你其实不必如此激进的,若是真闹起来的话,局面就很难控制了!”林晧然没想到李春芳竟然有舍生取义的魄力,却是认真地规劝道。

    其实李春芳得并没有错,现在内阁看似顺风顺水,但在大的事件上却是有心无力。

    隆庆虽然将处理政事的权力交给他们,但亦是同样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和后果,对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事情向来都是避之不及。

    李春芳轻轻地摇头,显得立场坚定地道:“其实你不来找老夫,老夫亦会前去找你,此次老夫的意已决!别人或许控制不了这个混乱的朝局,但你林若愚却是可以,亦相信你能为大明开创盛世!”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亦不可能十成把握控制住局面!”林晧然轻叹一声,而后认真地提议道:“元辅大人,现在这个事情着实不好控制,好在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或可让李焘来扛下皇上的怒火!”

    由于李春芳已经将李焘的奏疏散播出去,却是注定要惹怒隆庆。只是现在若是将李焘推出去,由李焘来扛下泄密的责任,还是能够息事宁人。

    李春芳知道林晧然是一番好意,但还是坚定地摇头道:“林阁老,你无须再劝,此事老夫会一力承担!大明不是仅有你林若愚想要改变大明,老夫亦想要出一分力,想要咱们大明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想要大明进行一个盛世!”

    经过这些年的相处,他亦是看到了林晧然那份为民请命的决心,更是重视着天下百姓的生计问题。

    跟着只会侃侃而谈的徐阶不同,林晧然做事显得更加的务实,而京城崭新的面貌亦是明了一切。

    虽然通过削减赋税和加征商税等手段改善了大明的财政,只是他们想要更进一步之时,隆庆却成为了盛世的最大障碍。

    隆庆压根不重视宗藩早已经是大明身上的毒疮,更不理会大明百姓如何才能过上好日子,却是只想躲在后宫中纸醉金迷,更是时不时向户部索要大笔的钱银。

    而今,李焘的奏疏给了他一个契机,一个能让隆庆自省的机会,一个能让大明开创隆庆盛世的时机。

    “元辅大人,你这般做的代价太大了,要不由我们内阁一并承担吧!”林晧然犹豫了一下,还是进行劝阻道。

    李春芳的眉头蹙起,当即摇头否决道:“万万不可!若是真由内阁承担,那么皇上心里头的恶气无法消除,必定会更加针对于内阁,此后更加不会同意改制之事,反倒是跟内阁处处唱起反调了!”

    “元辅大人,你当真要走这一步吗?”林晧然知道李春芳得有道理,但还是于心不忍地询问道。

    李春芳轻轻地点头,显得充满期待地道:“老夫的心意已决!只是老夫离开京城后,还请务必保持初心,一定要替大明开创一个盛世!”

    若早些年,他跟林晧然还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