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不做一个更有效率,更密封的大炉子呢?”

    “将炉子烧开了,制造大量的水蒸气,而这水蒸气却被密封起来,它也是密封,传导出来的力量越大,如此一来,便可借助一些东西,令这力,传导到车轮上。这就好像……水车和风车一样,借助此力,为我所用,便可值无数的牛马。且牛马需要休息,需要吃喝,可是这大炉子,只需要装水,而后选用煤炭源源不断的燃烧,便可使此车动力不竭。”

    天启皇帝一点即透。

    其实只要知道了烧锅炉的原理,至于其他如何将力量传导到车轮上的事,恰恰是他最擅长的,好歹也是一个专业的木工嘛!

    他顿时眼前一亮,忍不住道:“唉,朕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原来还可以这样应用!张卿,哈哈……你真是一个天才啊。”

    张静一乐呵呵地道:“哪里的话,主要是和陛下走得近了,耳濡目染,受了陛下对技艺的熏陶,久而久之,也就开窍了。”

    天启皇帝则很是实在地道:“哪里的话,朕远不如你,朕真没想到,世间竟有此物。”

    “这也都是托了列祖列宗的洪福,该我大明中兴。”

    这时,有人实在忍不住了。

    毕竟大家已从起初的恐惧之中走了出来。

    倒是大理寺卿陈扬美冷笑道:“话虽如此,可是这东西,除了有趣之外,又有何用?”

    张静一不禁震惊地看着陈扬美,就差给这家伙一个白眼!

    这脑子……分明就和陛下有着巨大的诧异啊!

    他实在无法理解,这陈扬美是怎么考中科举,然后还在西南一带剿匪剿的风生水起的。

    于是张静一一本正经地道:“何用?就这么一车,就足以承载十万斤的粮食,十万斤,还只是保守的估计!可是陈公可知道,这一车十万斤粮,若是运到关中,哪怕一个时辰只走二三十里,一日下来,也可走上三百里,十日之内,此车就可抵达关中的西安了。可你又知道,这一车……只需多少人吗?不会超过十个!十个人驾驭此车,负责轮休,在十天之内,便可将十万斤,甚至二十三十万斤的粮,送到西安,沿途的损耗,几乎微乎其微。你说厉害不厉害?”

    张静一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绷着脸,竟是说不出话来。

    张静一随即又道:“原来我大明国库的粮食,一斤的粮食,能落到实处的就只有两三两而已,一次赈济,损耗惊人,这中途损耗的粮食,就有足足十二三两。”(明朝一斤是十六两。)

    “可现在……国库的一斤粮食,就是实打实的一斤粮,无论是战争运输到边镇,还是送到天下各处,都可以落到实处,你可知道,这个过程,节省了多少的粮食吗?”

    “再有……从前要运粮,你还要征发大量的徭役,无数的人丁,不得不放下自己手头上的活计,专心运粮,若此车可以应用,那么又节省了多少的人力?一辆车,可值接近数百上千的人力……最重要的是……粮食要运输,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等到靠人力运到了要运的地方,这黄花菜只怕也已凉了!”

    “可现在……我大明只需有数十辆这样的车,源源不断的来回,十天半月之内,便可将粮和一切的物资,送到灾民的手里。来……你来说说看,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这可以节省多少的时间,多少的物资和粮食,又有多少的人力呢?”

    那陈扬美听罢,顿时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一时之间,直接瞠目结舌。

    如果……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如果……真如张静一所言的那样……一趟车可以运十万斤,十天半个月内能抵达数千里之外,而且只需几个人力……那么……

    他猛地发现,自己旧有的观念,开始慢慢的崩塌。

    实在太可怕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