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想不明白,青阳子不是脚下大道已经断绝了吗?

    难道无望仙道,反而能够领悟出最接近仙道的功法?

    而那之后,青阳子便执意卸去青阳门掌门之职,还改了名号,准备下山游历。

    当时几乎可以说是被推上掌门宝座的钟鼎,便提了一个要求,他想要青阳子才刚刚领悟得出的青阳御焱诀上三诀。

    其实钟鼎也知道,以他的资质,虽说不俗,但要挑起青阳门掌门这一担子,还嫌差了些火候,但对于掌门之位,他实是觊觎已久。

    这与是不是有这个资格没有关系,要知道,如果成为了青阳门掌门,入主正煌殿,一言行而诸法随。

    那种登高一呼,群起响应的感觉,让他生出了许多憧憬。

    再者说,如果成为了青阳门掌门,倾整个门派之力,还怕无法将他的修为堆上去?

    这对于钟鼎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

    只是悟石得出的功法,攸关大道,而大道往往只能独行,如果不是师承,无缘无故将自己所得的大道修行之法交出,对走上那条道的自己来说,实在祸福难料,所以钟鼎也知道,自己是提了一个相当过分且无理的要求。

    但他也只是随口一提,能够坐上掌门之位,对他来说已是意外之喜,再苛求更多,未免显得他不知好歹。

    可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青阳子竟然毫不犹豫,便答应了。

    只是当时的青阳子对于上三诀的功法才堪堪悟出,尚未参悟通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悟石所得的并非是寻常功法,没有秘籍书籍可以传承,只有在自己真正参悟掌握之后,才能以彼时的所知所识,对那些修行法门加以概括,所以哪怕是同样的内容,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阐述,而阅历越足,概括总结的点自然更全面更到位。

    青阳子当时刚刚得悟,还没有掌握,自然无法立刻传授,又已经决定要下山游历,因此在一番修行之后,先参悟出了上三诀其中的一式金乌逐日,将之传给钟鼎,之后便下山了。

    这一下山,便过去了五十年。

    期间,青阳子没有再回青阳门,他的传说由他悟出青阳御焱诀上三诀开始,在整个宗门之中传过了一年又一年,最后成为了整个宗门的传说。

    虽然未曾得见那位领悟出了青阳御焱诀上三诀的青阳子长老,可是人人都知道宗门之中有一位名为青阳子的长老,神秘而又强大。

    青阳子游历人间的这五十年,并未隐匿踪迹,青阳门想找他并不难,在那之后,青阳门确实没少找过青阳子,对他提出了诸多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而青阳子竟然无一拒绝,一一照办,而且都办得极好,因此青阳子之名在修仙界中开始了流传,成为了青阳门的标志。

    钟鼎接任掌门之后,对此体会更加深刻,结合当年发生的一件件事情,他总结得出,青阳子自觉对宗门有愧,亏欠宗门,因此自缚于此,对于宗门有求必应。

    从那个时候钟鼎便知道,至少在他执掌青阳门的那段时间里,都会有一名极为强大的修仙者,将会成为宗门的一把剑,换句话说,也是他钟鼎的一把剑。

    只是现在,这把剑的剑尖,却指向了他。

    而这一切,全是因为那个被青阳子带回来的昆仑派弃徒——顾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