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说罢,也不再多言,直接拿起一把剪子就要将自己头发铰了,“既是此生再无姻缘,我不如出家做了姑子,青灯古佛也绝了这痴情冤孽!”

    这一举动吓坏了相尚书,只唬得连连唤人夺下,再好言在旁轻轻相劝,见始终垂泪无语,没个转寰,相渊也只好长叹一声,“唉!生得这么一个女儿,竟是我相渊一辈子的克星!罢了罢了……既然你非得嫁这么一个郎君,那我问你一句话,你若应了,往后好生好死都不要哭回娘家来,若应不下,那也甭再想那个孙永航,正经另寻一个人嫁了!”

    相柔姬听得这样说,忙止了哭声,“什么话?”

    相渊瞅了她一眼,叹声道:“人家本有妻房,我现是拿势逼嫁,你若非嫁那孙永航不可,往后入了孙府,全府之人对你不待见,可忍得起?”

    柔姬听得一怔,随即轻声道:“女儿心中只这么一个孙永航,只要能嫁得良人,任什么委屈也受得。”

    “……唉,也罢!既是如此,爹爹少不得也将施施手段,定叫你了却心愿!”说罢,相渊长叹一声,也不再多话,转身离去,步出玄关时,回头瞧了发着怔的爱女一眼,忍不住低叹心中,“儿女自有儿女福,做爹爹的,也只到这儿了。”

    回至书斋,相渊沉吟良久,提笑疾书一封,及至盖了印信,他又是一顿。

    端王经了文澜公主这一事,才不过初入朝堂。然而这韬晦之计,显见得其城府之深。只是这在相渊这样的老臣眼中仍是不够瞧的,那端王虽是仗着女皇疼爱幼弟的维护,但毕竟经验尚浅,更何况,在此番铲除文澜公主一事上,信王老成持重,态度观望,原本没有什么,可有了个端王做比,信王心中自然有隙。而信王显见也不希望其在朝中之威还有端王能分得去……

    思及此,相渊便沉声唤来了下人,“将这封信送去信王府。”

    “是。”下人应声而去。

    此番就看能不能说得信王与之联手了!

    事儿闹大了,渐渐已成二王的相争,孙骐一见势态更是心中发寒,万没料到竟会涉入此间。二王一个是女皇的胞兄,一个是女皇的幼弟,任是哪个都贴心贴骨;再者,文澜才去,虽是叛乱有因,但毕竟是刃上皇族,女皇顾及舆情,也根本不会动到二王中的任何一个,左右不过就找个替死鬼。

    这替死鬼是谁,孙骐还看得分明,这一闹可真把性命给搭上了。因此,他也越发逼着孙永航迎娶;老太太的话他也不顾了;大房族长有言在先,他孙骐只当自己要分出这个家,便索性一概抛了不听,只拿永航夫妇逼成。

    骆垂绮处境更险,心中也日夜愁苦。想着曾在文澜公主一事上出力相助的朝官,但人家原是看在老爷子的份上,如今人已没了,又加之是这等私事,他们又如何会管?就算管了,想必也只想大事化小,弃车保帅了;想着端王不过初涉朝事,威信不足,经验不足。然而此时此际,她除了能依靠有些交情的端王,竟还能依靠谁呢?

    孙永航这几日也是万分辛苦,一边是父母的日夜相逼,一边是妻子身心俱苦的委屈,一边又还在朝中四处奔走。然而于此际,旧时与孙家过往甚密的一些大员,如今眼见着孙家遭女皇闲置、信王相针,心头已然雪亮,明哲保身尚且无暇,哪还愿来趟这趟浑水,反是劝孙永航以家业父母为重,息事宁人便了。

    而孙府三房中的另两个兄弟,老三永彰是既乐又恨,只是冷眼旁观,唯有一个孙永勋见不得骆垂绮如此悲苦,一直助着孙永航与自己父母相抗,但苦于人微言轻,总使不上什么力,最多也只是宽解宽解自家兄长而已。

    这么闹腾地过了几日,孙永航几乎跑遍了天都的大小官员府上,历名也跟着没一日好歇。不得已,骆垂绮与端王府的一些权策相商,都是托溶月乔装而行。

    一连几日,骆垂绮苦思冥想,终于由端王送来的一些卷帙中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