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308章 还好不是死星 (第1/1页)

    这时候《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已经接近放映末期,各大院线都压缩了拍片比例,以迎接更新大片的上映,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一部的国内票房和全球总票房和第一部保持在同一水准,而周边销售的业绩还有所上涨,看样子,这部影片又能给梦工厂电影公司赚上十多亿元的利润,启动度假村项目的资金根本不是问题。

    本来到这个阶段,各大媒体对《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的关注就会迅速下降,或许要等到正式下线的时候,再炒作一波这部电影获取的超级票房吧?然而就在这时候,网络上又爆出来了一个小插曲,再次掀起了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热潮。

    一名来自新乡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在网上吐槽他的导师——新乡理工大学自动控制教授兼国家航天局首席技术专家赫教授,说赫教授最近布置了一份新的作业,要求他们设计一款能够替代宇航员进行太空作业的机器人。

    “当时,赫教授直接播放了《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的预告片,然后按下了暂停键,指着屏幕上圆滚滚的R2-D2说,你们给我造一个相似的出来;当时我就懵逼了,这份作业该怎么做?确定我读的是自动化专业?而不是电影特效专业?”可怜的孩子吐槽道。

    “哈哈哈哈,这还是好的,你应该庆幸他没有指着死星说这句话,要不然你就哭去吧!”有影迷开始幸灾乐祸。

    “是啊,先不说技术,按道理说死星的技术只可能比R2-D2高,就说制造成本吧,R2-D2那么小,能不能达到电影里的效果不好说,只是做一个差不多的模型应该花不了多少钱,死星可就不一样了,那么大的块头,光是钢材就买不起啊!”死星的话题引起了大家伙儿的讨论热潮,这楼不可控制的开始歪了。

    “我记得原著里,好像有提过死星的造价,似乎是2000亿帝国元,就是不知道帝国的官方货币和我们的货币是怎样一个兑换比例。”有人翻出了原著。

    “我来简单地给你们算算吧!”有从事相关行业的影迷开始了计算,“死星是球形物体,直径大概是140公里,那么按照一般舰船的钢铁使用比例,建造一个直径140公里球形战舰,需要1080万亿吨钢,以今日全球钢产量来评估,需要833315年才能取得足够的钢。”

    粗略算出来的数字直接把大伙儿给吓尿了,“我去,1080万亿吨钢?今年国家资源总局刚刚发布的数字,全球已探明的铁矿石总储量才1600亿吨,就当这些全是钢铁,差不多也只有死星钢铁需求总量的6000分之一都不到啊?想要制造死星,还得先点出星际采矿的科技树,而且怕是把全太阳系的铁矿石都冶炼了也不一定够。”

    “我就是从事钢铁行业的,按照最新的钢铁价格行情,以产量最大的钢铁种类进行计算,1080万亿吨钢铁的总成本高达852000万亿元,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3000倍;这还没考虑到建设死星所需的特种金属......楼主你快去谢谢老师吧,做个R2-D2根本就不算什么啊!”也就是说人类需要不吃不喝积累一万多年的财富才能攒够这笔钱。

    “这还只是空舰船啊,要是再加上死星装备的增压激光炮塔、激光炮、离子炮、牵引光束数组等武器系统,这得是多少钱?说不得这个价格还要再翻一倍。”

    “不光是武器系统,这就和航空母舰一样,光有舰船不行,你还得有舰载机啊,死星里面有多少舰载机?一架多少钱?加起来又要多少钱?再加上舰载机所需的配套设施,弹药库、资源库等等......越想越可怕啊!”

    “有武器还不行啊,总得有人操控吧?控制直径140公里的死星,又要多少人?士兵、军官的伙食费、服装费、装备费......还好我估计冲锋队不发工资,不然开支更大。”

    “喂喂喂,我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