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例子,足以激发人奋战之心。

    数息之后,准备再次发动冲锋的五十军卒已经组织完毕,其中有年老或独子者都被什长逐出。其中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卒分外不满,挣扎着不肯退出,被什长抬起战刀用刀背抽往后阵:“不开眼的老鬼,想要凭这一命换一份安家财货?滚去后阵!”

    行伍之中素少文雅,兼之如今又是身在战斗前线,老卒被辱骂道破用心之后,也不觉羞恼,只是不乏遗憾的叹息一声,更往后方退了几步。他们这一幢人马,屡得先登之功,择取标准本就严苛。

    这老卒无论年龄还是体力都已经渐渐跟不上,像他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会被剔除出第一线的作战部队,转向屯田与辎重方向安置,如此一来虽然战死的风险有所降低,但能得甲功的机会也更少。

    可是今次作战之前,都督府又有行令,此战之后甲功不只可以寄食,还可以因功授田,但只局限在一线的几个作战队伍当中,二线的屯田士伍则不在此列。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卒自然不愿被踢出胜武军,一旦被踢出之后,凭他这个年纪已经很难再次被选入其他强军。

    但这并不是由他决定的,此令一出,不独几个督将麾下直统人马为之沸腾,就连那些屯田兵们一个个也是争红了眼,竭力博取表现以求能够被选入那几支强军。虽然甲功寄食这些年在淮南执行的也算不错,但终究不如实实在在的田亩来得踏实,那可是能够用来世代相传的家业啊!

    在这样的形势下,淮南军上下俱求奋进,老卒就算还想留在胜武军也很难再做到。所以这一次他是真的打算舍命为后代子孙博取一个机会,至于什长虽然骂的凶狠,但大概也是不忍见他上前送命吧。

    此刻旁人无暇理会那老卒的纠结,待到中锋士卒们整理完毕后,很快两翼便冲出其他兵众顶盾俯冲向前,冒着对面箭塔射来的箭矢,很快便在墙的侧面搭起一道斜坡盾墙,以供冲锋者踩踏冲上墙头。

    莫仲抬手正了正兜鍪,继而便握起那厚重的长柄斩马刀,回首望了望列阵等待冲锋的兵卒们,有心开口振奋一下士气,但又不知该说什么,末了只是暴喝道:“杀贼!”

    “杀贼!”

    兵众们回应一声,手中战刀握得更进,全身俱都绷起,只待舍命冲向垛墙对面。

    正在这时候,后阵土丘上突然响起了收兵的鼓号声,听到这鼓号,莫仲顿时皱起了眉头,至于其他等待冲锋的兵众们,这会儿也都僵在原地,侧耳倾听,继而望向前方的莫仲,脸上则流露出半是失望半是窃喜的纠结神情。

    莫仲这会儿心内也是纠结得很,他隐隐猜测到对面敌人应该已是强弩之末,毕竟虽然战场被局限在这一线之内,但淮南军进攻尚可轮换作战,但对方却没有这样充足的兵力,虽然连番打退淮南军进攻,但无论战斗力还是所准备的军需物用这会儿应该都已经要消耗殆尽,很有可能这一次的冲锋就能打退敌人。

    但如果判断错了呢?此刻退兵鼓号已经响起,或许中军将要做出什么调整,他如果再继续发动进攻,违抗军令且不说,若是这一轮进攻仍是徒劳,他和他的部众肯定都要遭受军法惩处,而且就算今次冲锋成功,其余参战各部在退兵军令已经下达情况下,能否及时作出反应配合趁机扩大战果?

    以往莫仲是不必纠结这些问题,只要将主下令便身先士卒的前冲杀敌即可,可是现在他却有几分纠结,缓缓转身退回队伍中,沉声道:“尔等可甘心?敌势已经衰竭,或可一冲而下,眼下若退,我部多劳损,稍后再攻未必能上……”

    众人听到这话,一时间呼吸声都变得粗浊起来,此前那被斥退的老卒则瞪大眼,行上前来低吼道:“以命搏功,无有畏惧!”

    “好,好得很!”

    莫仲闻言后低笑一声,继而转过身来再次振臂一吼,咆哮着向盾墙冲去,与此同时,其他兵众们见状下意识持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