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十二月初五,吉日,一大早,春花打开大门,放了鞭炮,饭店就算开业了。经过思考后,春花还是决定低调些,她虽然可以拿出一块金子来,将饭店各方面一次到位,但那样,一定会引起卫城里人的注意,在所有人都知道她把钱都用来买房子后,她得费些力气解释才行。也许她能解释得通,但总归会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而在这样一个小城里,饭店生意最主要靠的还是口味、品质、价格等,循序渐进地把饭店做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前在这间铺子开酒店失败的原因就是起点太高了,普通的兵士和居民根本不敢进来吃饭,而卫城内有钱人数目较少,开业后很快就门可罗雀,硬撑了两年,还是惨淡收场了。

    所以现在,春花的饭店还够不上称为饭店,而是叫小吃铺子更合适。以馄饨为主打产品,另外还有馒头、豆沙包、花卷等主食,菜则是以浑锅做为主打食品,配有卤蛋、酱肉、小炒、凉拌小菜等,还有两样免费食品,那就是馄饨汤和咸菜。

    在卫城这样小的地方,一家新的饭店开业,不论规模大小,也足以使大家都注意到,至少开业头几天的客人就不少。

    以军户为主的卫城人们的各项时间安排不可避免地受军士们日程的影响,他们大都数早餐时间都在晨正左右,这是因为寅正到晨正时分卫城内的兵士们操练,结束操练后,正好开始了早餐。

    春花的小吃铺子每天在寅正准时开业,迎来第一批客人。行商的、出门的、客居于此的人,可以赶在天刚刚亮,城门打开之前来一碗热呼呼的馄饨,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要上一碟酱肉、一碟小菜,浑身上下充满了力气,走之前还可以带上几个馒头、两个卤蛋做为午饭。

    就是卫城本地的人家,早上不愿意烧火做饭,在没有煤气、没有电的时候,这确实是一件很麻烦很麻烦的事情,就可以从家里带着一个大盆,买上两三碗馄饨,多加点免费的汤,再配上几个孩子最爱吃的豆沙包,回到家里,不费一点力气就吃上了早饭,价格也不贵。

    兵士们操练结束后,真正的高峰时间就到了,这样大量的男性人口,总有家眷不在卫城的,或者家里没有老婆的,还有不想回家吃饭的,到了这里来一碗馄饨,饭量大的再加上一个馒头,就把早餐解决了,一天两顿饭就解决了一半。

    要知道这里大多数人家每天是吃两顿饭的,如果早餐吃得好,下午就不至于饿得太早,所以对这些人来说,稍贵一些的馄饨很受欢迎。

    卫城内的人员整体经济情况要比下面的千户所好多了,毕竟这里集中了整个定辽前卫的几乎所有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大部分的军官,对卫城中的很多人,每天早餐的馄饨还是在消费范围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只是买几个馒头,再挟点免费的咸菜,喝几碗免费的馄饨汤。不管在店里消费多少,春花都一样的热情,只花一两个铜钱的客人,也许她挣不到钱,但起码积累了人气,他们也是潜在的客户。

    下一波的高峰就是外面来卫城的人为主了,卫城本就是这一片的政治商业中心,每一天都有从外面过来的人:从广宁府来的,从周围卫所过来的,最多的就是定辽前卫隶属的千户所、百户所、民屯、商屯的人,他们过来办事、采购、看病等等。

    春花的小店开业正赶上年前,来采购年货、走亲访友的人已经多了起来,南大街靠钟鼓楼的第一间铺子占尽了地利,外面来的人最容易看到,而且,只挂了两只表明是一般饭店的幌子,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这些人到了卫城,只要是进了饭店,就是最舍不得花钱的人也要吃上一碗馄饨,要上几个小菜的就更多了。更有钱的人,就会要上一个浑锅,配上几道小菜,高高兴兴地吃了,还会特别将吃的东西记在心里,回去对没来过卫城的人说上一番,也是一种谈资,卫城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大地方了。

    申时开始,就是来吃晚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